1
廣西各個地級市都有老街,南寧有三街兩巷(新寧路、民生路、解放路這三條步行街是“三街”,金獅巷和銀獅巷這兩條古巷是“兩巷”)。
北海有北海老街(珠海路),欽州有騎樓老街(中山路),梧州有騎樓城,等等。這些老街上的建筑有一部分是傳統中式建筑,也有一部分是西式建筑和中西結合式的建筑,以騎樓最為常見,也最富有特色。
2
騎樓是中國建筑和西方建筑相結合的一種建筑形式,系沿街的下店上宅的商住建筑形式,由沿街兩側每座樓房兩層以上挑出部分樓面至街道紅線處,底層用拱梁立柱支撐,形成連續性列柱拱廊即連廊連柱人行空間,立面形態上建筑騎跨人行道。這類建筑主要是在20世紀20年代起開始興建的,當時梧州、南寧、柳州的城市拆了城墻,修馬路、擴建街道,參照廣州推行騎樓式建筑的政策。廣西的騎樓街區主要集中在西江流域,以梧州、南寧、柳州、北海、欽州、玉林、百色等城市及周邊城鎮居多。目前,梧州、北海的騎樓建筑保存規模較大,較為完整,較具特色,是廣西近代騎樓建筑的典型代表。
在立面上,騎樓為連續列柱拱廊,花樣多變而又相對統一的西式風格立面,樓層窗子一般為兩三個窗戶并列布局。上段檐口、女兒墻及山花,主要采用仿西方古典、巴洛克等風格的裝飾,體現了中西建筑的兼容性與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在空間上,騎樓建筑高二至四層不等,少部分更高,如梧州新西酒店高達六層,這種按西式建筑豎向空中發展的原則,節約了城市用地,打破了傳統建筑橫向發展的平面布局。在功能上,騎樓為上宅下店、前店后宅,樓上為居住樓層,樓下為經營商鋪。騎樓有獨特的氣候適應性,騎跨出街面的底層柱廊,既擴大了樓上的居住面積,又方便底層柱廊的人員來往行走時遮陽擋雨,特別適合多雨潮濕、日曬炎熱的廣西,為商業活動和人際交往提供了較好的場所。在交通上,騎樓有分流的功能,列柱連廊的柱廊式結構,使行人與車流相對分隔,增強了街道的有序性與安全性。
正是由于騎樓有上述特性,進入21世紀,在廣西各個地區都進行了多次現代化改建的情況下,以騎樓為主體的老街區卻頑強地被保留了下來,它獨特的外形和審美,以及方便的商業和通行功能,使得騎樓老街區絲滑地轉入成了現代的繁華商業街區。如今,這些老街區都是各個城市的繁華商業區和旅游打卡熱點。老街區上商鋪林立,最多的是地方特產店,如北海的是海鮮產品和干制的海貨,以及糖水店、咖啡店,等等。有些寬闊一點的街道,中間還可以再擺放一排臨時的商亭。老街中商品琳瑯滿目,無論是食品還是裝飾品,價格都極便宜,比如牛角制品、木梳、手鐲,一個可能只有幾元、十幾元;沙金制的也就幾十元;糖水和涼茶大多是五元、十元一杯。
廣西各個城市現在也都建了新的商業區,比如南寧的萬象城,其他城市的萬達廣場等。但是走在萬象城和走在騎樓街區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萬象城的商品太貴,LV和GUCCI如同門神一樣,既標示著這個商城的檔次,也帶來了強烈、沉重的心理壓力,每個人走在萬象城都會覺得自己是沒錢人,生活不容易;而來到三街兩巷或者北海的老街,會覺得自己是十分富裕的,至少實現了糖水自由,舒適、放松、快樂。
老街是傳統建筑的一種延續,也是大多數人的傳統生活的延續。在過去,它曾給所有人們帶來快樂,在現在和未來一樣會給所有人們帶來快樂。
萬象城是新的生活標準和審美標準的方向,帶來的更多是奮斗的壓力,而不是放松的愉悅。
萬象城人們需要。
老街人們也需要。
3
從建筑學的角度來看,騎樓是中西方風格結合的建筑形式,而在廣西的各個老街或老街的附近,還存在一些近代西式風格的建筑。研究古建筑的學者梁志敏先生把廣西的西式建筑分為四個類型,分別如下:
1、外廊樣式建筑及受之影響的民間建筑:即西方殖民者進入北海、龍州、梧州等通商口岸后,為適應熱帶、亞熱帶氣候,普遍采用簡單盒子式周圍帶廊道的“外廊樣式”建設領事館、公館和洋行,以北海英國領事館舊址、龍州法國領事館舊址、梧州英國領事署舊址等最有代表性。
2、西式教堂建筑:這類建筑伴隨西方傳教士進入廣西,首開西方建筑文化對近代廣西建筑影響的先河。這些西式教堂大多具有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等西方古典建筑風格,渲染西方教堂特征,比如北海潿洲島的盛塘天主堂、北海潿洲島城仔教堂、東興羅浮恒望天主教堂等為代表的天主教堂。
3、古典折中主義建筑:這類建筑形式以梧州為多,從其建筑材料看,基本上以磚石和磚木為主,同時新的建筑材料鋼筋混凝土及技術梁柱等局部也進行了運用。從建筑形式上看,它通過自由組合歐洲歷史上各種建筑風格,達到了豐富多樣的建筑形式,以梧州的新西酒店、思達醫院、梧州郵局舊址、梧州廣西自來水舊址、玉林蝴蝶樓、東興明江中學教學樓等為代表。
4、現代主義建筑:這類建筑以建筑功能為主,強調建筑形體與內部功能的配合,采用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主張簡潔的立面處理方法和純凈的外觀體型,鼓勵創新風格,以梧州的廣西銀行舊址和桂林科學館為代表。
此外,西方建筑和中式建筑折中結合也影響了民間的建筑,比較有特點的代表建筑有桂林市政府舊址、桂林李宗仁官邸、民國臨桂縣政府舊址、廣西省立藝術館,等等。結合方式基本上是“西方的比例,中國的細部”“中式屋頂,西式墻身”。
現在,分布在廣西各地的西式建筑,已經成為各地最重要的旅游資源之一,和老街一起,帶給我們不同尋常的審美感受。
(本文關于建筑學方面的內容,參考了廣西民族博物館研究人員梁志敏先生的論文《碰撞與融合——西方建筑文化影響下的廣西近代建筑的主要特征》一文,特此說明并致謝。)
廣西玉林市博白縣大平坡水樓 (攝影/李尋):水樓位于博白縣城東南四公里的城廂大良村,占地面積約945平方米,始建于民國元年(1912年),是博白縣唯一一處仿歐式別墅閣樓風格的四層水上建筑物,為博白縣主要名勝古跡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其圖紙由水樓主人李慎西在香港請人參照英國別墅風格設計,領工建筑者為陸川縣著名木匠啊謝三。李慎西為清末舉人、南洋華僑,曾在水樓創辦了一所李氏開國學校,為當時整個博白兩所新學制完全小學之一,并任校長。我國語言學家王力曾在此任教,被毛主席譽為“江南才子”的朱光曾在此求學。
站在大平坡水樓二層眺望四周的風光 (攝影/李尋)
廣西南寧市五象新區林立的高樓 (攝影/李尋)
廣西南寧萬象城正門,GUCCI和LV分列兩端,是奢侈品商城的標配 (攝影/李尋)
網上訂閱
直接點擊下方圖片購買
直接點擊下方圖片購買
郵局訂閱
掃一掃,進行郵局訂閱
郵發代號:52—28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