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玄陵
聲明:本文基于小說《說岳全傳》創作,與歷史無關!
周侗一出場,就是以一個隱士高人的形象來塑造的。
他弓馬嫻熟,文武雙全,十八般武藝精湛,兵法韜略無不通曉?!墩f岳》繼承了《水滸》的故事背景,但《水滸》的兩位戰力天花板——盧俊義、林沖,都是他的徒弟。
更讓人驚奇的是,他有著強大的社會活動能力。
內黃縣令與他稱兄道弟,高僧志明與他談朋論友,就連宗澤、劉光世這種廟堂卿相對他也是久聞大名。
可在崇尚武力的《說岳》中,全身疊滿BUFF的周侗,教出的四個徒弟中,除了岳飛差強人意以外,其它三個全都是廢柴。
一
湯懷、張顯、王貴武藝平平,在《說岳》中只是三流水平,文才那就更不用說了,除了湯懷識幾個字以外,另外兩個差不多是半文盲水平。
這三個人不爭氣倒也能夠理解,他們畢竟是富戶出身,從小衣食無憂,嬌生慣養,也沒有什么遠大的理想。
對于他們來說,有酒有肉比什么都強,再能混個官當當,那純屬就是錦上添花了。
所以,跟著周師傅學習的時候,想來也是三天打魚,兩天篩網,能混上個三流武將,這已經是爛泥扶上了墻了。
更何況,練武這種事情也是看資質的,你資質又差、又不肯努力,洪七公來了也沒辦法。
像高寵、楊繼周這種人,那純純的是祖師爺賞飯吃。
換個角度來說,周侗到王家坐館,根本就是在混日子。他是因為潦倒無親,心灰意冷,看在與王明的交情上,才給這三個蠢材當師傅。
一來是為了找個地方安身,二來也是給自己找點事兒干。
如果這三個家伙爭氣,即便是資質平庸,哪怕只是像郭靖那樣努力,周侗也會盡心盡力的教授他們。
但他們自己不爭氣,周師傅也就樂得清閑,踏踏實實的混日子了。
尤其是收岳飛為螟蛉子以后,他一心想把與非調教成蓋世英雄,這三塊料就更要靠邊站了。
一邊不愿意學,一邊不愿意教,最后教出三個廢柴也在情理之中。
二
岳飛可就不一樣了,岳飛的身上,寄托了周侗畢生的夙愿。
周侗一生都想教出一位蓋世英雄,結果他最引以為傲的弟子,盧俊義、林沖皆為奸臣所害。
但即便這倆活著,恐怕也不符合周侗對蓋世英雄的預期。
而作為《說岳》的第一男主,岳飛資質奇高,且又發奮圖強、志向遠大,又有諸多主角光環的加持,再加上周侗的盡心傳授,具備了成為一個蓋世英雄所有的必要條件。
岳飛也確實沒有讓周侗失望,他成了周侗平生最得意的弟子,盧俊義、林沖已經很厲害了,可文武雙全的岳飛,比他們兩個更厲害。
當然了,我們曾經分析過,但從武力上來說,岳飛比他們強不了太多,不足以拉開實質性的差距,頂多也就是何元慶與岳飛的差距。
但不可否認的是,岳飛是周侗平生最杰出弟子,不但文才是第一,武力也堪稱第一。
在《說岳》前期,岳飛在主角光環的加持之下,確實也是朝著蓋世英雄的方向去發展的。他文才武略,單挑無人能敵,智謀天下無雙。
可漸漸地這個未成型的蓋世英雄就垮了下來,自從岳云出場以后,岳飛的武力顯得越來越拉胯,在金彈子、高寵、山獅駝等人的襯托之下,簡直是不值得一提。
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岳飛的個人戰力,在整部《說岳》中至少要排到十五名開外。
別的且不說,就說他十三歲的兒子岳云,僅僅是在夢中學了一套錘法而已,在自學自練的情況下,就已經具備了碾壓岳飛的實力。
這還有什么理由可找?
頂級的天賦悟性,艱辛的努力付出,高明的師父周侗,超絕的主角光環,難道還不上岳云的一個夢?
這么一對比,岳飛豈不是成了廢柴,盧俊義、林沖豈不成了廢柴,湯懷、張顯、王貴豈不是連廢柴都不如?
三
這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是岳飛天賦太差、不夠努力,還是因為周侗的水平太差、浪得虛名?
亦或者,是錢彩把《說岳》的戰力系統給寫崩了?
大多數人喜歡將這種矛盾歸結于戰力體系的崩塌,但如果你是作者,會留下如此明顯且巨大的穿幫嗎?
如果我們避免先入為主,而是尊重既有的事實,假設這種矛盾是作者故意留下的,那么作者留下這樣的矛盾究竟意欲何為?
或者退一步講,如果作者是故意這樣寫的,我們能不能通過對情節的理解,來解釋這種矛盾?
唯一合理的解釋,那就是周侗被高估了,不管在歷史還是生活中,這樣的高估并不少見。往往名氣越大的人,越容易名不副實,遠的不說,看看《水滸》中的“及時雨”就知道了。
他們的名氣,遠超出了賴以成名的才能,其中必然是有貓膩的。
比方說,一個天天阿彌陀佛的高僧,搞得全國人民都認識他,這樣的高僧還能叫高僧嗎?
周侗雖然不是名不副實,但其實力也在傳言中被放大了,更何況,周侗的名氣主要是教育方面,一個頂級的教育家不見得一定是個頂級的武術家。
所以,周侗能教出岳飛這么一個文武全才,基本上已經是他的上限了。
而岳飛的習武資質雖高,也僅僅是作為佼佼者而已,絕對談不上頂級?!墩f岳》真正的頂級高手,兩臂都有數千斤膂力,單憑這一點,岳飛就差得太遠。
另一方面,以武俠小說的觀念來說,武學高手一般都是心無旁騖之人,或者是性情純粹之人。
岳飛這個人,心里雜念太多,執念太重,實在也不是頂級高手的苗子。如果放到金庸武俠中,頂多也就是丘處機這樣的水平。
這是胡扯,供君一笑,不必當真。
四
最值得探討的是,作者為什么要塑造周侗這樣一個角色。
從表面上來看,周侗是個隱士高人,實際上,他是個有志難舒的忠臣義士。
他就有點像《大宅門》里的那個季宗布,明明有經天緯地之才,明明胸懷滿腔的抱負,卻淪落到給平民富家子弟當老師的下場。
周侗比季宗布還不如,季宗布雖然身負異才,但是年輕而聲名不著,一時之間被埋沒了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況他后來被調入軍機。
周侗卻是名滿天下,人人都知道他有能力,卻始終難入廟堂,只能靠傳授弟子來曲線報國。結果,他的弟子盧俊義、林沖,卻都被奸臣害死。
如果說梁山所處的時代,是大宋王朝的末路,而周侗所處的時代,那可以說就是無路了。
周侗出場的時候,妻子故去,膝下無人,孑然一身,凄涼無比,顯然已經是末世的光景。
此時即便有心殺敵,也無力回天了。
所以,周侗的出場與死亡,預示著大宋王朝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他用最后的力量,為大宋朝培養了一個文武兼備的岳飛,簡直就是一個年輕版的周侗。周侗將所有希望就寄托在了岳飛身上,可終究還是步入了盧俊義、林沖的后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