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浪財經報道,連日來,由于美國政府濫施關稅,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貿易伙伴征收額外的所謂“對等關稅”,引發金融市場大幅動蕩,遭到美國國內及國際社會強烈不滿。隨后,美方接連宣布暫緩對部分國家征收關稅,以及豁免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但對于關稅戰的主要針對對象中國,美方卻并未松口。特朗普曾聲稱“中美貿易間中國存在貿易順差,是中國人在賺美國人的錢”,所以要對產自中國的商品加稅,并尋求讓制造業回流美國。
在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對等關稅”后,特朗普又稱豁免僅是臨時舉措,自己將在下周宣布針對進口半導體的關稅稅率,沒有任何國家能在關稅問題上脫身。并且他還特意點出了中國的名字,稱“中國對我們最差”。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披露了更多內容,強調盡管美國政府此前宣布對一系列電子設備免除關稅,但為了讓這些設備最終能在美國本土生產,美國預計將在“一兩個月內”出臺“特別重點關稅”。
在美國宣布豁免對部分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后,白宮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明確表示,美國不能依賴中國來生產這些關鍵技術產品。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在一份聲明中稱:“特朗普總統明確表示,美國不能依賴中國來生產半導體、芯片、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關鍵技術產品。這就是為什么總統已經從蘋果、臺積電和英偉達等全球最大型科技公司那里獲得了數萬億美元的在美投資。在總統的指示下,這些公司正在盡快將制造業務轉移至美國本土。”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挑起的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損人不利己,是一場雙輸的博弈,但中國有體量優勢與制度調動能力,抗沖擊能力更強;美國則面臨通脹、產業斷裂、科技斷供、盟友信任危機等連鎖反應,短期和長期傷害都更大。中國一定是能笑到最后的一方。這也是為什么中國一直在進行反制,現在甚至反客為主,開始主導接下來的游戲規則。
貿易港口(資料圖)
2018年美國如此強勢的貿易攻擊,中國都挺過來了,更別說2025了,經過了7年時間,無論是美國內部還是國際格局,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美國只會比2018年更孱弱,影響力更低、更不得人心。
更何況特朗普的根本目的從來不在“關稅”,用高關稅來恐嚇對手,只是他的談判手段
特朗普真的想談的,是美元,是美債,更是美聯儲的利率,這才是美國的命根子
特朗普團隊此時在中國方向上可謂“黔驢技窮”了。關稅能加的都加了,再加就是毫無經濟學意義的表演,只會招來恥笑。而在全局上,他們又面臨著美國股市、債市和通脹預期的巨大壓力,還面臨著蘋果等科技巨頭的堅決游說。現在他們如果不對中國電子產品等做一些關稅減免,蘋果等公司就熬不過去,美國超市里的一些價格就要“暴動”,時間對他們來說很緊迫。
這一系列操作看似強硬,實則暴露了特朗普已陷入無“牌”可打的窘境。實際上誰都能看出,從4月2號到54%加到104%,累計數字是一次比一次高,但關稅懲罰效應卻越來越低。現在再加到125%,等于是一拳打在了空氣上,沒有任何意義。在這么高的稅率之下,還有什么中國企業會愿意和美國做生意呢?除了美國的采購商他們自己愿意付出這個關稅的成本。所以現在連特朗普自己都不想繼續在加關稅上賭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