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韓國申遺、偷文化,中國網友的反應都是憤怒,實在是他們前科太多,明明很多文化都是從我國傳過去的,卻要申遺當成自己的。
比如端午節、春節、中國結等到了韓國把“中”改成“韓”,就成他們的了。
而如今連餃子他們都在美國申請了專利,難道以后在美國賣餃子還會侵犯他們的專利權了?
然而我國專家卻表示:不用擔心?
專家到底有什么辦法?
韓國申請餃子專利成功
4月17日,國內的官媒報道了一件事,那就是美國專利商標局官網上刊登了一則新消息,顯示韓國CJ公司在美國注冊的餃子外觀專利獲準通過。
上面還清晰地顯示了CJ公司提交的資料,包含14張各種角度的餃子照片,上面的各種描述十分具體。
說餃子有14—16道順時針螺旋褶皺、底部平坦、頂部隆起的半圓形面皮,還帶上了以毫米級精度的3D建模圖。
中國網友一看,這不就是我們平常包的餃子嗎?難道我們以后包餃子還不能隨便包了?中國人包了幾千年的餃子以后要先給韓國交錢了?
其實事情倒也沒有那么嚴重,專利權是在哪里申請,通過了就在哪里生效。
根據報道,CJ公司向美國申請的這項外觀專利引用了專利優先權,意思就是先在自己本國內申請了專利,再到其他國家申請就更快一些,畢竟已經通過一輪審核了。
文件中也明確顯示,CJ公司已經在日本、韓國、美國和世界產權組織注冊了“餃子”的外觀專利。
而且向美國申請是在2023年2月24日,可是直到今年的4月8日美國專利局才通過申請下證。
這兩年發生了什么,似乎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不過結合近期中美之間的博弈,是否能聞到一絲陰謀的味道呢?
眾所周知,餃子是中國的代表性食物,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那時候還叫“扁食”,考古學家在春秋滕國的墓葬中就發現過餃子的實物證據。
在重慶市忠縣發現的一個東漢至三國的墓葬中也發現了餃子的實物,就是在一尊庖廚俑面前的案板上有形狀和餃子非常相似的東西。
而當時的韓國是什么狀態,還是三韓時代,只是部落而已,縱使有吃餃子的習慣,那也是從中原區的辰韓部落。
這樣說來,他們吃餃子也算是傳統文化了,但是吃的時間久就能說是自己原創了嗎?
如今在很多韓國影視劇和綜藝節目中,都堂而皇之地說餃子是韓國的傳統食物,令中國網友憤怒不已。
而且他們在“偷文化”這個領域,可謂是登峰造極。
此前他們將中國結編法稍微改動,就取名為“韓國結”大肆宣揚,還有明明和中醫差不多的治療手法,也要改名叫“韓醫”,實際上全是學我們的。
風水文化也被他們學去,可是風水這種歷史悠久的文化不會中文,根本就學不會,這一點不好說成是自己的,但是依靠在影視劇中大講風水,他們也賺得盆滿缽滿。
除了中國被他們薅盡了羊毛外,其他國家也不能幸免,比如他們將耶穌改成韓國人,在圣誕節前面加個“韓式”,說壽司是經過他們的紫菜包飯改良,讓各國網友氣憤不已。
如今韓國偷文化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嘲笑他們是“萬物起源”,沒想到竟然還在繼續“偷”,難怪在中國網絡上引起一片嘩然。
專家表示:不用擔心
針對這個事情,有律師提醒:我國企業在美國銷售同型餃子或侵權。
這意味著我們在國內包的餃子他們是管不著的,但是在美國銷售外觀與他們申請專利的一樣,那就可能侵權了。
有網友看出了端倪,曬出了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餃子說:“有本事全申請啊!”
其實這也是專家說不用擔心的原因,具體的專利外觀上描述了餃子的形狀,那么如果我包的餃子和他們申請的不一樣,那就不是侵權。
比如我包的餃子褶皺數和他們不一樣,或者方向不一樣,那也是存在區別的,或者包成元寶狀的、貝殼狀的,白菜狀的……顏色不一樣也是存在外觀區別的。
有區別就不是侵權,所以不用太害怕,而且從他們提交的3D模型圖片來看,中國網友情不自禁就吐槽起來:誰會包這么難看的餃子?
不過如果有和他們申請的形狀相似的企業在美國售賣餃子的話,稍微改一下避免麻煩,也是可以的。
其實,從美國專利局突然通過CJ公司的專利申請,似乎也能看出是中美關稅博弈的影響。
畢竟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太高,中國空出來的市場就大了,之前中美對賬的時候美國網友就吐槽吃不起餃子了,美國專利局這一出可能也是加大韓國企業的份額。
律師也分析,CJ公司的這個餃子外觀專利申請更多的是營銷的噱頭,實際的廣告效應要遠超于設計的價值。
比如原本對這家公司聞所未聞的中國網友,就因為這個專利認識了這家公司。
而且在美國訴訟成本相當高,陷入侵權糾紛后要支付的訴訟費、律師費都可能要上萬美金,很多人都不愿意花這個錢,CJ公司也是鉆了這個空子。
但是這個專利通過,其實存在很多的法律問題。
最直觀的一個就是在CJ公司申請這個專利之前,美國早就有餃子在賣了,現在他申請的餃子外觀和我國的餃子又沒有顯著差異,根本沒有什么新穎性。
如果有人提出該專利的無效申請,那么這個專利就不能在美國橫行,這就看在美國的中餐廳和速凍水餃的企業會不會及時出手了。
韓國不斷地將從我國學去的文化申遺、申請專利,讓很多中國網友氣憤不已。
這里稍微給個定心丸,其實按照相關的規定,如果兩個國家共同擁有的同源共享的非遺項目,每個國家都可以單獨申報。
比如中華圈都在過的端午節,此前韓國以“江陵端午祭”申遺,被很多人認為是搶了中國的端午節。
但實際上,他們的端午節和我們的還是有區別的。
他們的“江陵端午祭”是薩滿教的祭天儀式,不是紀念屈原,活動和我們的也不太相同,主要是一些假面劇、跳神等,民眾不吃粽子,倒是喝薏仁汁,吃“艾子糕”等。
很明顯都是端午節,但是兩者的活動和內容都不太一樣,很明顯從中國傳過去之后,經過本土演變已經和中國的文化不同,申遺成功也是因為這一點。
就像很多日本文化也是從中國學習過去之后,融入本土的發展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
這種我們也能理解,但是像韓國那樣,不承認學習我國,而是要爭起源,這才是讓我國網友氣憤的原因!
參考信息:
每日經濟新聞:韓國企業申請“餃子外觀”專利,美國批準了,保護期限為15年,網友:離大譜!
極目新聞:“餃子”被韓國企業注冊外觀專利,別只是感到“好氣又好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