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二戰,蘇聯那可是囤積了大量的武器,不僅僅是坦克火炮,最夸張的事槍支彈藥,簡直是堆積如山。
如果不打的話,這些東西,毫無疑問就是廢鐵一堆,光維修費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因此,戰爭一結束,蘇聯就想方設法的要賣掉應對戰爭囤積的大量武器。
然而,堆積如山的武器雖然大半都賣掉了,但卻有一樣武器,愣是一點都不肯出售,寧可堆在倉庫里,也不肯賣,蘇聯人到底是咋想的呢?
二戰的武器,放到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1945年,隨著日本無條件投降,全世界的戰爭終于告一段落。
為了應對二戰,幾乎所有的主流國家,都卯足了勁,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堆在了軍事上。
畢竟,打仗那是要靠槍炮的。
在二戰里,所有國家對于武器裝備的生產,是完全不考慮實際需求的,只管生產,越多越好。
正因為如此,當二戰突然畫上休止符的時候,各國的武器庫里都堆放著無數的武器。
這其中,武器庫存最多的國家,毫無疑問必有蘇聯。
在歐洲,蘇聯與德國展開了殊死搏斗,在亞洲,日本也通過我國東北地區給蘇聯的遠東地區帶來的巨大的威脅。
因此,戰爭結束的時候,蘇聯看著倉庫里滿滿的武器,那可是相當頭痛,這些東西那可都是真金白銀造出來的,就這么堆在倉庫里吃灰,換做是誰,都會肉疼。
就在人們以為二戰結束之后,人類已經吸取了教訓,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會在發生戰爭,可誰承想,這樣的平靜日子壓根就沒過幾年。
1945年二戰才剛結束,到了1950年,朝鮮就爆發了戰爭,而且因為朝鮮戰爭直接牽涉到美國,中國,蘇聯三個大國的利益問題,使得中美兩國被卷入戰爭,這事可就非常大了。
其實,在朝鮮半島爆發戰爭的時候,美國人最擔心的其實是蘇聯會出兵朝鮮。
畢竟,蘇聯的實力完全不輸于美國,如果蘇聯出兵,那么美國不但幾乎沒啥勝算,恐怕還會遭遇慘敗。
這倒不是因為蘇聯的綜合實力強于美國,而是因為朝鮮半島實質上與蘇聯遠東地區接壤。
而美國到達朝鮮半島,可是要跨越1萬多公里的太平洋,在這樣的局面下,誰勝誰敗,其實已經非常明確了。
不過,朝鮮戰爭爆發之后,蘇聯并不愿意直接出兵干涉。
反而是我國因為頻繁受到美國和所謂的聯合國軍的襲擾,使得我國東北地區幾乎暴露在美軍的槍炮之下,因此,為了保家衛國,我國才不得不出手參戰。
可是面對強大的美國,志愿軍戰士雖然眾志成城,但懸殊的實力差距,還是讓志愿軍面對了非常嚴峻的挑戰。
在這個時候,蘇聯伸出了援助之手。
二戰時生產的大量武器,總算是找到了出口。
蘇聯給我國提供了什么武器呢?
蘇聯雖然不愿意直接參戰,但很明顯,蘇聯也不希望美國在朝鮮半島擴大勢力范圍,畢竟美國擴張的越厲害,對蘇聯的威脅也越大。
蘇聯雖然沒有出兵直接參戰,但是卻選擇了對我國和朝鮮進行援助。
當時,蘇聯針對我國的援助主要是軍事方面的援助,比如莫辛納甘步槍,波波莎沖鋒槍。
這些武器都是二戰時期非常著名的武器,雖然是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的裝備,但在50年代初期,還是有著很強的實戰能力。
因此,志愿軍憑借著蘇聯援助的蘇式武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與美軍之間巨大的裝備水平差距。
之所以說,這只是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差距,是因為,蘇聯對我國的軍事援助,并未真正提供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以步槍為例,在50年代初期,蘇聯已經大量裝備AK-47步槍,AK-47步槍是當時最先進的自動步槍。
自動步槍是個什么概念呢?其實很好理解。
最開始的步槍完全跟自動不沾邊,打一槍,上個膛,再打一槍,這是最初步槍的擊發方式。
在早期,這樣的裝備沒有任何問題,畢竟大家都是這樣水準的武器裝備。
但是隨著技術的革新,自動步槍誕生了。
自動步槍可以連續擊發,只要扣動扳機,就可以連續不斷的打出子彈。
這就不得了了,在自動步槍獲得普及之后,步兵
就有了火力壓制的能力,只要一通無腦輸出,密集的槍林彈雨就可以把敵人阻擋在很遠的地方。
而AK-47無疑是自動步槍中技術水平最牛的一款,AK-47強到什么程度呢?
在測試的時候,AK-47的槍管都因為巨大的摩擦生熱,槍管通紅,也就是幾乎達到了槍管材料的熔點的情況下,AK-47竟然還可以正常擊發。
這就相當不得了,在別國的自動步槍,還在因為過快速的擊發導致的冷卻時間的時候,AK-47幾乎相當于無限擊發,只要有子彈,就可以一直打。
可是,這么一款實力強大的武器,竟然沒有出現在援助我國的清單中,這又是為什么呢?
其實原因有這么幾點。
其一是,到了1950年的時候,雖然蘇聯的步兵已經開始大規模換持AK-47步槍;
但要知道,當時蘇聯國內的生產能力根本就不足以生產出足夠的步槍,用來同時滿足蘇聯國內的部署以及境外的援助。
其實產能受限,是當時蘇聯沒有出口AK-47 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其二則是事關保密的要求。
事實上,早在1947年,AK-47就已經正式投入生產了,但是作為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全自動步槍,蘇聯自然是不希望這款步槍被其他國家給仿造出來。
一旦AK-47被仿造成功,那豈不是意味著蘇聯在這一領域的優勢蕩然無存。
更何況,當時的朝鮮半島,與其說是南北朝鮮之間的戰爭,還不如說是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戰爭。
如果AK-47落入了美國人的手中,以美國那么巨大的生產能力,恐怕根本就用不了多久,就能完成量產。
到時候,蘇聯可就又失去了一個優勢了,因此,面對這個問題,蘇聯選擇了不出口。
AK-47確實很先進,但是我國沒有。
美國雖然沒有AK-47,但是美國自身的裝備水平本身也不差。
所以,這就造成了一個很無語的事情,盡管我國接受了大量的蘇式裝備,但因為這些裝備的技術水平還是落后的,所以,我國仍舊處于明顯的劣勢。
誠然,如果是一般國家,在這樣的局面下,恐怕早就輸了。
但是我國的志愿軍戰士,卻展現出非常旺盛的斗志,哪怕武器裝備比不過,但是也還是通過各種軍事策略,在戰場上一點點的取得優勢,把美軍終于是推到了38線以南。
為什么我軍的裝備水平不行,卻還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這就不得不說,志愿軍雖然裝備水平差了點,但是戰術水平那絕對是世界一流。
畢竟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就是以打游記出名的,游擊戰本身就非常靈活,不同的天氣,不同的地形,面對敵人不同的兵種,都有各種各樣靈活的打法。
戰術體系的豐富,極大的彌補了武器裝備落后造成的劣勢。
“特級英雄””楊根思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因此,我軍愣是在被動的局面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也向世界展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武器裝備并非是戰爭的勝負手。
志愿軍戰士也在各方面都處于劣勢的前提下,愣是逼迫美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成為了人類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跡!
【免責聲明】:本文創作宗旨是傳播正能量,杜絕任何低俗或違規內容。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私信及時聯系我們(評論區有時看不到),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