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當地時間17日表示,俄方強烈反對法英兩國向烏克蘭派遣“多國維和特遣隊”的“魯莽”計劃,稱此舉“完全是瘋了”。報道稱,扎哈羅娃當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盡管巴黎和倫敦持續努力,但他們部署由多個北約成員國部隊組成的‘多國維和特遣隊’的魯莽計劃未能獲得一致支持”。她補充說,除了英國和法國外,只有波羅的海國家的“狂熱反俄者”愿意加入這一行動,這可能會導致北約與俄羅斯直接對抗。
在俄羅斯方面看來,這一計劃的本質是,在俄烏停火后,由北約成員國組成萬人規模部隊進入烏克蘭,名義上“保障安全”,實則構建對俄戰略威懾。俄方認為,任何北約軍隊進入烏克蘭,都是對其“戰略緩沖區”的侵犯。梅德韋杰夫此前警告,此舉將觸發北約與俄的全面戰爭。
從時間節點看,這場法英策動的軍事插足計劃并非臨時起意,而是蓄謀已久。會議早在4月4日至5日于基輔召開,在公開話語中被刻意模糊,輿論關注點也被巧妙轉移。然而,一旦“維和特遣隊”進入烏克蘭南部,他們將站在俄軍作戰軸線的正面,其行為已不僅是“支持”,而是“參與”戰爭。而巴黎和倫敦之所以敢于邁出這一步,無非是想利用烏克蘭戰場繼續牽制俄羅斯,同時借戰爭升級加速歐洲“安全獨立”的議題,掩蓋自身國內的政治危機與戰略焦慮。
這支部隊并非維和部隊,不會部署在俄烏前線,也不是為了替代烏軍或北約在東歐的軍事部署。
馬克龍他強調,并非所有“志愿者聯盟”參與方都將派出人員參與這支部隊。派遣“保障部隊”是法英作出的提議,也是烏克蘭所希望的。本月20日,“志愿者聯盟”在英國倫敦附近一處軍事基地召開閉門會議。英國首相斯塔默會后說,“志愿者聯盟”將部署軍隊支持烏克蘭,俄方若違反和平協議將面臨“嚴重后果”。
馬克龍(資料圖)
美國雖未直接參與派兵計劃,但其對歐洲行動的態度搖擺(如私下嘲諷計劃“缺乏操作性”)可能削弱西方陣營的團結,為俄分化歐美關系提供機會。
澤連斯基和特朗普(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東歐國家主張對俄極限施壓,德國、意大利等工業國卻悄悄通過第三國進口俄羅斯石油;法國高調軍援烏克蘭,但馬克龍“派兵論”一出,立刻遭到盟友集體冷處理。這種“表面團結,背后拆臺”的戲碼再次上演。更扎心的是,西方將烏克蘭塑造成“民主堡壘”,卻從未真正將其納入安全框架。北約的“敞開大門”承諾徘徊了十幾年,歐盟的入盟談判一拖再拖。如今,歐洲談論“戰后對烏安全保障”,卻連戰時的軍援都步履維艱。
此外,包括意大利和匈牙利在內的一些歐盟成員國也不滿馮德萊恩提出的“重新武裝歐洲”計劃。歐洲媒體認為,重新武裝歐洲需大量資金,這意味著歐盟各國國防開支至少要再增加一兩倍,成本壓力可能加劇各國間“政治緊張”。俄羅斯政治分析師利贊指出,歐盟當前已陷入無休止的會議,卻難以做出“嚴肅決定”,更不要說去執行決定。英國《獨立報》撰文說,歐洲近期舉行的一系列會議都在試圖強調團結、淡化分歧,但這種做法并未奏效。不論是美歐之間或是歐洲內部,存在的裂痕都日益明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