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在本屆上海車展開幕前的超級科技日上,發布了三款全新技術,分別為鈉新電池、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以及驍遙雙核電池,使用相關技術的純電車型續航里程可超1500km,部分產品將于下月投入量產。
寧德時代將自家鈉離子電池命名為鈉新電池,其中包括乘用車動力電池與商用車蓄電池兩大方向。二者均能實現-40℃至70℃的全溫域適配,其中,-40℃的環境下,仍能保持90%的可用電量。僅剩10%SOC的極端狀態下,鈉離子電池仍可做到極低衰減。
乘用車動力電池部分,能量密度可達175Wh/kg,為當前全球同類電池最高,相關參數與磷酸鐵鋰電池十分接近。根據發布會公布資料,鈉新電池同樣可可做到充電峰值速度峰值5C,以及500公里續航,同時還能保證超1萬個循環的壽命,同時大幅降低維護成本。安全性上,鈉新電池從材料本征層面消除電池熱失控中的助燃因素。
另外,在商用車領域重卡上使用的24V啟駐一體的鈉離子蓄電池,使用壽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總成本較傳統鉛酸蓄電池降低61%。同時具有全電量深度放電、-40℃一鍵啟動、久置一年可啟動的技術優勢。
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同樣是磷酸鐵鋰電池,可以做到兼具800公里續航和峰值12C超充速度,峰值充電功率達1.3兆瓦,可實現1秒2.5公里的速度。在-10℃低溫環境下,15分鐘可從5%補能至80%SOC。虧電狀態下,依然具備830kW的輸出功率;在-10℃低溫虧電的環境下,依然可以較好滿足動力需求。
驍遙雙核電池是此次寧德時代技術發布會的重點,它包含了雙核架構、自生成負極等技術。雙核架構技術是指一個動力電池組擁有兩個“獨立能量區”,針對高、低壓系統形成雙核備份,以此達到動力輸出連續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的多重目標。從而在軟硬件層面為日后L3、L4級智駕技術提供更穩定可靠的基礎保障。
“自生成負極技術”是原子層級的技術突破,搭載相關技術后,電池組體積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這也就意味著同樣的動力電池組空間內可以配置更多的電量,從而延長續航里程。
另外該技術亮點在于可以在一個電池組內靈活適配各種材料體系,比如鈉-鐵、鈉-鐵、鈉-鐵,其中搭配三元體系時,能量密度最高可提升至1000Wh/L以上。
此外,雙核以及多核架構將不只限于新能源乘用車領域,根據計劃也可以在電動巴士、重卡、飛機、船舶、工商業等全領域落地,從而做到更快均攤研發、制造成本,同時還會進一步加快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的應用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