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卿盧比奧說“美國沒有改變世界,而是世界改變了美國”,那么這句話用在哈佛上,就是約翰·哈佛沒有影響世俗社會,反而是世俗社會影響了“府院神學”變成了“覺醒陣地”。
01
作為美國精神象征、比美國歷史還悠久的哈佛正成為美國“文化戰爭”的前沿陣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川普政府與哈佛的交鋒升級,由于哈佛不愿意“整改”決定捍衛“覺醒文化”,特朗普威脅再對哈佛大學削減10億美元經費,這次矛頭指向健康研究領域。
從哈佛校報可以看到,他們堅決捍衛“DEI成果”,而不是校長艾倫·加伯說的“學術自由”。
保守派與覺醒派的斗爭從2020年美國“黑命貴”運動就開始了,當時哥大、哈佛這些藤校都站在支持“取消文化”一邊,對不支持這項運動的人進行“取消”,一些保守派記者、教授被解職。
拜登作為奧巴馬政策的繼任者,上任后力推“覺醒議程”。去年美國大學校園掀起的“挺哈馬斯占領運動”出現對“猶太學生歧視、暴力言行和肢體沖撞”,當時的蓋伊校長因“應對學校學生反猶言論不力”受到議會問詢,她“道德模糊”的回答引起美民眾不滿,她后被扒出“學術造假”被迫離職。
特朗普上任后掀起回歸美國精神運動,他的文化政策就是去“覺醒文化”,撤銷美國政府、企業的DEI辦公室,叫停高校的DET課程。哈佛卻以政府無權干涉大學的課程設計拒絕“整改”要求。
于是川普用停止20億聯邦經費作為“要挾”,哈佛認為他們有強大的私人捐助基金決定“硬剛”。
川普在真相社交上發帖:向哈佛大學開炮。
他說,“哈佛已經不再是世界頂尖大學,哈佛是一個笑話!它教的不是知識,而是仇恨和愚蠢!”
“哈佛雇傭的是一群失敗的瘋子,他們把紐約和芝加哥搞得天怒人怨,現在卻被請來教年輕人怎么管理城市?”
“他們灌輸的不是希望,而是失敗。聯邦政府為什么要給他們撥款?哈佛不再值得任何免稅資格!”
哈佛作為知識最高殿堂,很多華人心中的學府“偶像”,一下子被貶低為“失敗者的聚集地”,因為他們聘請了紐約、芝加哥這兩個城市治理最失敗的州長來擔任教授,而且在“挺哈馬斯運動”中,一些教授公開支持“哈馬斯的暴力言論”,讓公眾擔憂哈佛已經喪失了“道德標準”變成了“仇恨”的訓練營。
因此保守派民眾認為政府不應該再支持哈佛經費,浪費納稅人的錢。
經濟學者趙曉說,因為woke思潮讓孩子不再分辨男女,只會分裂社會;
因為“名?!币呀洸辉倥囵B真才實學,只輸出激進情緒;
因為所謂的“未來領袖”,畢業后只會給世界添亂,而不是服務社會。
02
哈佛是一所私立學校,它在1638年創立,因此它的歷史比美國國家長。
這是當年殖民地法院授予他們的免稅資格,是為了教導青年人學習知識和對上帝的敬虔。
創辦者是約翰·哈佛畢業于劍橋,當時正是歐洲“經院神學”向“府院神學”發展,以培養更多“神學人才”。約翰·哈佛畢業后成為馬薩諸塞州查爾斯城的一名牧師,他在1638年去世前將他的圖書和一部分財產捐贈給了當時的新學院,這所學院后來更名為哈佛學院。
這所學院之所以獨立,是因為它由“教授決定教材”、堅持學術自由和對真理的探索,為美國培養了無數人才。哈佛什么時候接受政府撥款?是從2009年奧巴馬政府開始給哈佛撥款,哈佛開始改變“擇優錄取”,轉向按“膚色比例錄取”并大力推行DEI,從教師聘任到學生錄取等等。
為了保護“DEI成果”,奧巴馬4月15日公開批評特朗普,說無論哪個政黨執政,沒有美國政府能命令私立大學在課上教什么內容、錄取哪些學生、雇用什么樣的員工,以及師生應該學習研究哪些領域。
奧巴馬贊揚哈佛大學為美國高等教育機構樹立了榜樣,“抵制對學術自由的非法粗暴扼殺企圖,同時采取具體措施確保所有哈佛學生都能受益于學術探索、熱烈辯論和相互尊重的環境?!?/p>
03
究竟是捍衛“學術自由”還是意識形態之爭?美國媒體出現了兩派不同聲音,“學術自由”是不是要有邊界,比如對“哈馬斯已經被美國法律定義為恐怖組織的支持”是不是還在“言論自由”保護的范圍。
上月,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大學進行整改,包括向聯邦政府提供所有錄取學生數據、對所有教職員工進行學術剽竊檢查、禁止校園抗議活動參與者戴面罩、立即關閉包容性(DEI)項目、打擊反猶太主義等。
這在保守主義者看來正是保護上世紀60年代的“平權法案”、反種族歧視,哈佛大學抗議者戴面罩、反猶太主義暴力言論正是對猶太學生構成了種族歧視,因此讓他們改革。
上周,特朗普政府要求該校配合聯邦移民機構、改革錄取國際學生的流程以剔除“支持恐怖主義和反猶主義”的申請人、在發現國際學生違反大學章程時向聯邦機構報告。
特朗普政府還進一步要求哈佛大學削弱“熱衷于搞運動而非學術研究”學院和管理人員的權力。
哈佛大學拒絕了特朗普政府的新要求。美國政府則宣布暫停向該校提供22億美元的撥款和6000萬美元的合同。
哈佛大學會不會“硬剛”下去,為保護DEI反美國傳統價值、反哈佛精神,就看他們的立場還會有多少捐助者買單,還有多少家長愿意把孩子送到這所學校接受“覺醒文化”教育。
這就是當下美國藤校的現狀,這也是遠離“真理”接受相對主義教育的光景。大學會進一步世俗化,就如自由主義作家羅斯所說,這些學生為何支持哈馬斯就在于他們的知識窄化,因受身份政治、覺醒意識形態影響變得越來越激進、膚淺。
在他們的閱讀材料中,極權主義時代消失了,非殖民化成為近期唯一重大的政治戲劇。沒有奧威爾,沒有新保守主義,當然也沒有宗教保守主義,但也沒有任何可以理解新自由主義及其所有變體的東西。
沒有了“絕對標準”也就沒有了“道德基準”,他們就會喪失善惡立場,因此出現是非不分,這實在是讓人痛心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