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重慶市南川區大觀鎮中江村的絲瓜智慧工廠內,村民們正忙碌而有序地進行勞作。這座現代化設施農業示范基地,以科技賦能傳統農業,展現了智慧農業的新圖景。
走進絲瓜智慧工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通體透亮的鋼化玻璃溫室,與傳統大棚截然不同。高透光率的玻璃材質確保了絲瓜植株能夠充分吸收自然光照,而智能環境監測系統則實時采集著棚內的土壤溫濕度、空氣溫濕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關鍵數據。通過自動化設備精準調控,絲瓜生長環境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
“過去種絲瓜,澆水、施肥、通風全憑經驗,現在通過手機或者中控平臺就能調控,省時省力,還能減少人為誤差。”智慧工廠負責人姜國強介紹。棚內采用無土栽培技術,以椰糠為基質,配合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不僅實現了精準施肥,還有效減少了養分浪費和土傳病害風險。
技術員在操控智慧控制系統。
據了解,該絲瓜智慧工廠主要種植大觀絲瓜,這是一種集觀賞性與食用性于一身的特色蔬菜,肉質厚實、口感清脆,深受消費者喜愛。得益于智慧工廠的智能管理,絲瓜的生長周期顯著優化,采摘間隔從傳統的20天縮短至13天左右,采摘期也能延長1個月。預計單季畝產可達2萬公斤,是傳統栽培模式的兩倍,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夜幕降臨后,絲瓜智慧工廠又呈現出另一番景象。682盞LED補光燈同時亮起,絢爛的紫光將玻璃幕墻建筑幻化為科幻感十足的“瓜立方”。
這些補光燈可以根據絲瓜不同階段的光譜需求,精準調光,提升生長效率,而智能環境監測系統則持續運行,實時采集和分析數據,為絲瓜生長提供全方位保障。
大觀鎮中江村的絲瓜智慧工廠,是重慶市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一個縮影。在這里,科技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村民們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描繪著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
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羅川 攝影報道
投稿郵箱:syxw@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