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俄烏停火現在結束了,俄烏兩邊又開始對轟了。仔細回看這場30個小時的停戰,其實早就變了味,俄烏雙方誰都在高喊停戰,但該打的仗一個也沒少,兩邊的火炮、無人機一分鐘也沒停。
俄方聲稱,烏克蘭在停火期間,動用海馬斯打擊頓涅茨克俄軍陣地,烏方無人機也持續對俄軍發起襲擊,30個小時內,烏方發動了900次襲擊,俄軍在別爾哥羅德州擊退了一次烏軍的武裝滲透行動。而烏克蘭方面則指責俄軍破壞停火,趁著烏軍休整的時候,發動了2000次襲擊。
在庫爾斯克方向,俄軍借機完成對蘇賈縣最后據點奧列什尼亞村的控制,將戰線推至烏克蘭蘇梅州邊境。這種"靜默推進"印證了格拉西莫夫關于"完成庫爾斯克地區最終控制"的聲明。同時,頓涅茨克方向俄軍利用停火重組了無人機作戰集群,為后續的滑翔炸彈攻勢儲備打擊力量。
澤連斯基在停火初期高調宣稱"繼續別爾哥羅德攻勢",既安撫國內主戰派,又測試俄軍停火誠意。隨著前線部隊獲準"以靜默回應靜默",烏軍得以將第47機械化旅等精銳部隊輪換至二線休整。這種動態平衡表明,雙方都在將戰術休整包裝成和平誠意,為下一階段對抗積蓄力量。
普京選擇東正教復活節宣布停火,本質上是在全球輿論領域發動了一場"道德攻勢"。通過將軍事行動與節日綁定,俄羅斯成功塑造出"和平捍衛者"的形象。克里姆林宮網站發布的普京在庫爾斯克指揮中心會議照片,刻意凸顯其"統帥與信徒"的雙重身份。這樣一搞,俄方占領了道德高地,壓力瞬間扔到了西方和烏克蘭一邊。同意停火吧,這提議是俄羅斯提出來的,自己很被動。不同意吧,這是在和教徒作對,更是把自己推到了戰爭狂人的地位。同意不同意,都不占便宜。
但澤連斯基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的回應策略巧妙地避開了俄羅斯挖的坑。他提出"延長停火至30天"的反建議,既規避了被指責破壞和平的道德風險,又將談判壓力反推給俄羅斯,你說30個小時,我就說30天,我比你有誠意多了!30天對于烏克蘭來說,正是休養生息的大好時機,俄羅斯當然不能同意,所以普京只能裝看不到,有苦說不出。接下來,烏軍總參謀部公布了俄軍2000次違規開火,更將輿論焦點轉向俄羅斯的不守信用,又把破壞停戰的印象丟給了俄羅斯。不得不說,輿論戰這方面,烏克蘭還是要比俄羅斯要強一些。一場發布會,幾個數據就讓俄羅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只不過,輿論戰始終不會左右戰場的局勢,俄軍的攻勢依舊猛烈,
其實,大局上,普京的臨時停戰,并不是全部針對烏克蘭,更多是向特朗普施壓。之前特朗普說4月20日簽訂停戰協議,但說好的談判連桌子都沒有搭起來呢,怎么簽?但特朗普把話說出去了,對于西方世界來說,特別是同情烏克蘭的人來說,特朗普是主張和平的!是正義使者。4月20日這一天要是簽不了,也不是特朗普的錯,是俄羅斯的錯。所以不如借著復活節來一場停火,告訴這些人,停火是俄羅斯主動提出的,不是特朗普安排的!占據主動權的同時,又向特朗普施壓:你不是說今天簽協議嗎?我們停火了,協議呢?
更深層的博弈在于美俄關系重塑。俄方在停火期間安排美俄倫敦會談,試探美國在烏克蘭主權問題上的底線。這種"以停戰促談"的策略,給足了特朗普面子。但停火結束后特朗普喊話"先談生意",暴露了美國將經濟議程凌駕于地緣安全的真實意圖,這種利益優先的立場可能削弱其斡旋公信力。
這次停火暴露的和談障礙遠比促成的共識更多。俄方堅持的"承認現有控制區"與烏方"領土完整"主張形成結構性矛盾,這種根本分歧無法通過短期停火彌合。
這場30小時的"復活節停火",最終演變成了一場鬧劇,俄烏兩邊都在借著停火搞小動作。特朗普劃定的4月20日已經過去了,戰火持續。搞定了美烏礦產協議備忘錄之后,特朗普萌生退意,甚至宣稱不再繼續斡旋俄烏沖突。
歷時3年多的俄烏沖突,現在依然看不到結束的跡象。大道理誰都會講,談及和平誰都能說得頭頭是道,但現實中,戰爭還在繼續,戰火每秒鐘都在吞食人命,當務之急,就是盡快搭建一張“談判桌”,通過談判解決俄烏沖突。但誰能來主導這一切呢?誰也不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