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匯報
■記者 王筱麗
一場折子戲專場,囊括三位新晉白玉蘭戲劇獎獲獎演員,這樣不多見的場景發生在剛過去的周末。來滬參加第33屆上海白玉蘭戲劇獎劇目展演的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浙婺”)日前以一臺《婺劇折子戲專場》亮相宛平劇院,《徐策跑城》《拷打提牢》《浩氣春秋》三場折子戲開出三朵“白玉蘭”——李烜宇、劉福明、樓依婷,如此高“含獎量”令不少行家又驚又嘆。
時針撥回到第33屆白玉蘭戲劇獎評獎時,評委們不是沒有過猶疑——一口氣給一家劇團三個獎,合適嗎?但演員們用優異的表演征服了評委,最終評委會一致決定,秉承公開、公正、公平的白玉蘭獎杯頒給值得的演員,不管他們來自于何處。一年全院演出600多場、新劇目不斷、近十年八上央視春晚、梅花白玉蘭接連盛放……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的成功密碼令人好奇。在演出后臺,浙婺副院長黃慶華帶著滿滿自豪感,用最樸實的話向記者解讀:托舉年輕人!沒有一批批的青年演員就沒有劇種和劇院的可持續發展。
“量身定做”的好戲花開兩朵
在上周六演出的觀眾席,當今京劇麒派領軍人陳少云特地來為弟子李烜宇捧場。從八年前憑借《紅燈記》獲得白玉蘭新人主角獎,到今年的主角獎,李烜宇用了八年的時間。“一個團出三個角兒,不容易!”他仍舊清晰地記得頒獎儀式后師父的欣喜之情。婺劇《浩氣春秋》對于李烜宇來說意義非凡,作品的劇本由他自己親手改編整理完成,也正是這部戲讓他和好兄弟劉福明一起站上領獎臺。
不拘一格降人才,讓年輕人放手去做是浙婺的傳統。那天,李烜宇叩開院長王曉平辦公室的門,提出想要重新整理關公戲《水淹七軍》的想法,王曉平一口答應,“想法很好,我覺得你可以完成得了。”《水淹七軍》是戲曲“黑胡子”里最難演的戲碼之一,劇團的支持和信任讓李烜宇擁有了充分的空間施展拳腳。“我最了解我自己,新戲要揚長避短。”因此,擅長唱念的李烜宇給“關公”增加了念白與唱段,提升人物的細膩度,同時刪去拖沓的情節。
這般的“量身定做”還發生在劉福明身上。令人有些意外,今年獲得配角獎的武花臉劉福明直到《浩氣春秋》才第一次真正地“演人物”,而不是在臺上短暫地出現一兩分鐘。“表演火爆、技藝精湛”,從評委評語中就可以品出,劉福明飾演的龐德“很能打”。劇中,劉福明的武戲功底展現得淋漓盡致,摔叉、肘棒子、倒馳虎變錁子、空著翻轉540(B000)“僵尸”跳等技巧總能引得滿堂彩。“他知道我的特長,想盡力發揮出我的優勢。”劉福明指了指一旁的李烜宇,笑著說。因為《浩氣春秋》,劉福明也對自己的未來生出更多期待,“總會到翻不動跟頭的年紀,關于婺劇,我還有許多需要琢磨的地方”。
劉福明是浙婺“武戲天團”中的一員,武戲向來是劇團的傳統強項。已是第八次派出演員登上央視春晚戲曲節目的浙婺,今年給了新人們更多精彩亮相時間。除了樓勝是該節目主演外,劇團還派出30多位年輕人參加其中的武戲展示。一水兒配置強、配合度高的武戲演員,為婺劇在全國觀眾面前刷足了“存在感”。
沒有“重點演員”的劇團
在浙婺,做一名青年演員是幸福的。得益于寬闊的基層市場,演員們擁有充足的演出機會。據了解,每位浙婺演員一年要完成超100場、甚至近200場的演出。“苗子再好,沒有演出是成長不起來的。”黃慶華介紹,179場演出是浙婺大小劇場的場次硬指標,演員只要想演戲,能排得出戲,劇院就全力支持年輕人登臺。
從學戲、排戲到磨戲,每一個環節給予年輕人自由的同時也有大家保駕護航。當代婺劇表演藝術家陳美蘭在40歲左右的舞臺黃金期,就開始將更多心力轉移至培養年輕人的傳承工作上。如今,由她牽頭的陳美蘭新劇目創作團隊為劇院的每一部新編戲把關。李烜宇回憶,《浩氣春秋》問世時,團隊特地邀請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從上海前往金華指導,“當時全國的專家都來了,一起看戲,給我們提意見”。
幸福也因為沒有“論資排輩”的束縛。作為陳美蘭的第三代學生,第33屆上海白玉蘭戲劇獎新人主角獎獲得者樓依婷在專場里帶來拿手戲《拷打提牢》,婺劇名家呂春虎為其配演“牢頭婆”。這樣的例子在浙婺比比皆是。李烜宇主演《紅燈記》時,8位一級演員甘當配角,甚至跑起龍套,那時的李烜宇還只是一名沒有簽訂長期合約的臨時工。“沒有人推辭、拒絕,因為我們一代代演員都是這樣被托舉起來的。”黃慶華表示。即便在去年底的下鄉演出里,“梅花獎伉儷”楊霞云、樓勝也都義不容辭為00后“白素貞”站臺。
今年7月,浙江省新一屆“新松人才”全省青年戲曲演員大賽又將拉開帷幕。浙婺沒有指定演員、沒有重點演員,40歲以下都能報名。“我們寧愿花大量時間為青年演員細排作品,讓他們對這份職業更有激情和信心。”黃慶華對記者說,“劇團不能紅一兩個,紅就要紅一批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