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由豆包生成,提示詞:商業街,人群
低利率時代將部分儲蓄用作消費,不僅可以滿足我們眼下的即時需求,實際上也是一種變相理財。
撰文丨周隆斌
我家樓下有一家羊肉燴面,店門口擺有一口大鍋,大塊羊排與筒骨在乳白的濃湯中翻滾沉浮,熱氣裹挾著醇香直沖鼻腔,手工面韌而不硬,再加上薄薄一層蔥花香菜點綴,這樣一碗羊湯面總能讓我食欲大開。小店營業到很晚,凌晨時分來上一碗羊湯面,能讓人忘記一天的疲憊。
這樣的小店不會出現在任何餐飲店榜單中,與網紅店更是不沾邊,它看起來與路邊隨處可見的面館并無二異,卻是那種你愿意帶著外地來玩的好朋友一起光顧的“蒼蠅館子”。
小店曾經賓客盈門,時常需要拼桌,而如今飯點都僅有寥寥幾位。羊湯面一如既往的美味,愿意為一碗面掏錢的食客卻越來越少。
某天深夜,整個店里只有我一個客人,不大的面館略顯蕭瑟。面館大叔在我對面坐下,有一搭沒一搭地和我閑聊家常。我回憶起曾經面館中的喧鬧,大叔嘆了口氣說:“現在大家賺錢都難,來吃面的人越來越少,我也不知道這家店能撐到什么時候。”
他從煙盒中抽出一支煙,指尖明滅間,照亮了他落寞的側臉。
這家店某天或許真的會如千萬家街邊小店一樣,在不經意間消失。常客路過時,偶爾會想起曾經這里有一家很好吃的羊肉燴面館,除此之外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羊湯見底,我起身準備回家,大叔向我揮揮手說:“要常來呀。”
01
過去幾年中,很多街邊小店就這樣默默消失,空蕩蕩的店面窗戶上貼著“旺鋪出租”。
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提出,一個人的支出(如消費或投資)直接成為他人的收入(工資、利潤等)。如果居民都傾向于增厚儲蓄,總需求進一步下降,大家未來的收入反而會更少。經濟學理論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街邊小店就是最直接的見證者。
居民更傾向于儲蓄而不是消費,本質上是因為對未來預期收入下降而產生的焦慮感。量入為出,未雨綢繆刻在了中國人的DNA中。2024年我國居民儲蓄率為43.4%,遠高于歐美主要發達國家。住戶存款余額攀升至151.25萬億元,人均存款首次突破10萬元。
投資于定期存款類產品看起來是穩賺不虧的理財方式,有關“存款特種兵”的話題曾在各大社交平臺走紅,花上百元路費,跨省存款,當日往返,僅為了能得到高一點點的存款利率。彼時,對比哪家銀行存款利率更高、存夠多少錢就能靠利息生活,以及教人如何“無痛存款”的帖子,堪稱理財博主的流量密碼,如今這類帖子已逐漸銷聲匿跡。
倒不是說大家發現這些博主在“割韭菜”,通過正規銀行渠道購買的定期存款類產品,很難有什么花頭。只是存款利率越來越低,讓很多人失去了折騰的欲望。
4月以來,多家商業銀行陸續下調存款利率。有銀行存款利率單次下調幅度高達0.4%,還有部分銀行上調了3年期、5年期存款產品起存門檻。目前,多數銀行的定期存款的利率普遍低于2%,正式步入“1時代”。
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尤其是考慮到國內為了對沖關稅戰對經濟的沖擊,很大可能會進一步加大貨幣寬松的力度,再加上美國也進入了降息周期,國內銀行存款利率大概率會進入“0時代”,或許還會逼近0利率。這種情況并不罕見,歐洲和日本此前都曾存在過0利率甚至負利率。
其實,不用展望未來,以存款利率低于2%的現狀,長期來看存款類產品就只能提供負收益了。全球多數央行普遍認為的合理通脹率為2%左右,這被視為經濟良性發展的指標之一。換句話說,央行們都會盡力將國內物價漲幅保持在每年2%左右。
當存款類產品到期后,本金加利息的購買力還不如當年持有本金的時候,存款類產品就無法實現財富增值,還會越存越貶值。存款利率越低,財富縮水速度越快,靠利息過日子的愿望更是無從談起,反倒是變成了“坐吃山空”。
02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并不適用于所有時期,貿然投資,可能會陷入多做多錯的尷尬境地。近幾年國內的投資環境更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DeepSeek橫空出世,國內AI行業發展得風生水起,國產新能源車遠銷海外,芯片自主化進程持續推進......然而,這些行業的投資機會距離大多數普通人都太過遙遠。
于是,不少人將目光放在了資本市場,去年9月末,A股一輪快速拉升行情吸引到了大批新股民,當年10月證券賬戶新開戶數為685萬戶,達到歷史單月開戶數第三高。
當時我也開設了一個新證券賬戶,運氣還不錯,半年多的時間賬戶收益率為10.18%。A股市場中,除新股外,單日漲停板最高幅度為30%。這么一對比,10%的收益好像不值一提。然而,券商APP中顯示,我的收益率還是跑贏了71.98%的投資者。如果單看今年,3.09%的收益率就已跑贏84.6%的投資者,側面印證了股市“七虧兩平一盈”的盈虧定律。
低門檻的投資方式除了風險度較高的股票市場外,價格持續刷新歷史新高的黃金顯得格外誘人。投資期貨市場的朋友最近經常和我打趣,什么時候適合買黃金期貨?就是上一分鐘。
黃金的價格相對獨立于貨幣和金融市場波動,因此,在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地緣政治危機加劇時期,黃金通常被視為優質避險資產之一。將黃金作為投資組合中的“壓艙石”,保持10%左右的黃金配置,一直是投資顧問們所提倡的。
然而,黃金不產生利息或股息,收益完全依賴價格波動。且不論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錯綜復雜,也不談實物黃金在回收時的折價,黃金價格現在處于有史以來的最高位,大手筆購買黃金作為長期投資品前,任誰都得心里掂量掂量,會不會成為“山頂洞人”。
03
諸葛尚且茍隆中,凡人豈能扭乾坤。很多時候收入難以提升并非因為自己不夠努力,而是賺錢的機會實在是太少。
我們不妨換個思路,放下焦慮,更加松弛一些,讓錢回歸其原本的用途——消費。
去年國內居民出行熱情依舊高漲,2024年國慶長假期間全國國內出游7.65億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10.2%。出游人數增多的另一面是,游客的消費更加理性,國慶長假期間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7008.17億元,人均消費916.1元,僅恢復至2019年的97.9%。
所以,機票、酒店的價格不升反降,很多付費景點的游客數量在逆勢走低。業內人士表示,上海迪士尼國慶期間的客流量較上一年同期下降超30%,環球影城的客流降幅也保持在20%左右。付費景點人流量減少,除了縮短排隊時間外,景區對于付費項目的各種優惠活動更是層出不窮,少花錢還能得到更好的消費體驗。
旅游只是國內消費場景的一個縮影,從新能源車的“油電同價”到電商平臺們重返低價策略,各類消費性價比提升在很多方面都得以體現,就連不少網紅店現在都可以隨時去打卡。
我們對未獲得事物的期待本身就能產生強烈愉悅感,甚至超過實際擁有時的體驗。等待過程中,大腦會通過想象不斷預支快樂,實際獲得時反而因缺乏新鮮感而滿足感降低。延遲滿足,本身就是一種反人性的做法。
將部分儲蓄用作消費,不僅可以滿足我們眼下的即時需求,實際上也是一種變相理財。現在多數消費場景下,無須比價就能得到遠勝從前的性價比,不妨將未來的消費升級計劃挪到眼下,以折扣價購買到商品,節省下來的差價遠高于現行存款利率的收益。
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補貼范圍擴大,很多數碼產品、家用電器等大件商品都能得到政府20%的價格補貼,再加上商家自己的促銷活動,當下將家里的一些耐用消費品升級換代,或許是最佳時機。
現在趁著消費品有不小的補貼,提升生活品質。過幾年,賺錢機會增多后,大家手頭都寬裕了,這些消費品比現在更大力度的折扣估計很難會再有,價格指不定還得再漲漲,付費景點也重新人滿為患。那時我們不妨再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琢磨如何賺錢上,盡可能抓住更多機會。
夏天買冬裝,冬天買夏裝,與大眾選擇反著來,錯季消費通常都能讓我們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到優質的商品。如果站在以十年為跨度的經濟周期中,重新平衡我們消費與賺錢的選擇,將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
我們總在焦慮中攥緊存款,卻忘了金錢終究是經濟中流通的血液。一碗熱湯的慰藉、一次旅行的驚喜、一件趁補貼換新的家電……這些觸手可及的微光,終會在記憶中沉淀為歲月的利息。
*本文為冰川思想庫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