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記者 陳思思 靳曉丹 宋燕燕)4月15日-21日是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活動主題是“科學防癌?健康生活”。近日,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醫療應急處、河北省腫瘤防治辦公室、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攜手長城新媒體特別推出河北省2025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系列科普。其中,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副院長田子強為大家介紹了肺結節與肺癌的相關知識。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副院長田子強進行科普。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靳曉丹 攝
“先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肺結節不等于肺癌,并且90%以上的肺結節最終不是肺癌。”田子強介紹,近年來,隨著低劑量螺旋CT篩查的普及,“肺結節”成了體檢報告中的高頻詞。很多人一看到這三個字就緊張,擔心與肺癌掛鉤。實際上,肺結節是一個影像學概念,指在CT或胸片上發現的直徑≤3厘米的圓形或類圓形陰影。不同性質和大小的肺結節管理方案不同,但都需通過進一步的隨診觀察或臨床檢查確診是否為肺癌,如細胞學檢查、穿刺活檢等。所以,如果體檢發現肺結節,最主要的是咨詢腫瘤專科醫生,獲得專業的臨床處理建議,再進行下一步檢查。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副院長田子強。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靳曉丹 攝
而對于肺癌來說,目前主要有兩種篩查方法。第一個是低劑量螺旋CT掃描,《中國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1)》推薦采用低劑量螺旋CT掃描進行篩查,不建議采用胸部X線檢查進行肺癌篩查;第二個是液體活檢,液態活檢技術因其快速、簡便、無創的優勢,被認為是未來極具潛力的肺癌篩查與早診工具之一。
田子強還特別提及了吸煙對于肺癌的影響。自開始吸煙,身體就已經埋下肺癌的隱患,并且開始吸煙的年齡越早、吸煙量越大,肺癌的發生概率越大。研究表明,有吸煙史的人即使戒煙25年后,患肺癌的風險仍是不吸煙人群的3倍。但對于吸煙人群戒煙5年后肺癌的發生風險會下降 39%,且隨戒煙時間繼續下降,所以戒煙越早越好。
田子強提示大家,就像今年腫瘤防治宣傳周的主題“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一樣,科學認知是關鍵,早篩早診守護生命。希望大家不要懼怕癌癥,而要科學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