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喊出“教會要擁抱所有人”的偉大領袖還是倒下了!
十幾億人的精神領袖就這樣倒在了“勝利前夕”,不過他確實做到了生命結束,精神繼續傳承,但可惜的是他再也看不到改革成功的那天,也再也不能擁抱自己的信徒了。
他被稱為最不像教皇的教皇,力排眾議的平等對待所有人,但又不懼威脅做出各種大膽改革,有人說他是矛盾的,但同樣他是偉大的。
這位逝去的教皇究竟是誰?他為何被人們所追捧?
生命已逝,精神永在
他帶著對天主的完全信賴離開了。梵蒂岡宗座事務主管法雷爾樞機哽咽著宣布,教皇于21日清晨7點35分在梵蒂岡圣瑪爾大之家安息。
讓人動容的是,就在復活節當天,這位病體纏綿的老人仍堅持出現在圣彼得廣場,用沙啞卻堅定的聲音向數十萬信眾呼吁:愿和平之光照亮每個被遺忘的角落,愿我們以愛擁抱那些在苦難中掙扎的靈魂。
不過讓人覺得很有趣的一件事是教皇離世前的幾小時里,會晤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美國副總統萬斯。
萬斯原計劃于4月19日與教皇舉行單獨會談,但被教皇拒絕。
梵蒂岡派國務卿和外交部長與萬斯見面。
第二天,也就是復活節當天,在美國的“努力下”,萬斯才被臨時塞進了教皇的日程表。
教皇同意萬斯帶著他的三個孩子走進梵蒂岡,但將萬斯的妻子烏莎拒之門外。
梵蒂岡解釋這是因為“教皇身體虛弱,會面名單需精簡”,但真正原因是烏莎有印度教背景,對于非基督徒配偶,教皇歷來持謹慎態度。
在跟萬斯會面結束僅僅幾個小時之后, 教皇就去見上帝了。
所以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很多人都在問萬斯同一個問題:你干什么了?
一些人顯然不滿萬斯,更是PS出圖片,萬斯來收教皇了。
萬斯顯然也關注到了這一點,立刻在社交媒體上回應:我剛剛得知教皇方濟各逝世的消息,昨天見到他我很高興,盡管他顯然病得很重。
表達哀悼,但同時又不忘強調,他顯然病得很重。意思很委婉的:他的死,與我無關。
輝煌一刻,一世輝煌
他的離去,對天主教會的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留下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方濟各的人生頗具傳奇色彩,他并非出身名門望族,而是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普通意大利移民家庭的孩子。
青年時期,他的生活經歷十分多樣,曾經做過保鏢,當過看門人,還曾在化學實驗室工作,擔任技術員。
這些經歷鍛煉了他的堅韌品格,更重要的是,讓他親身體驗到社會底層民眾的生活困境與艱辛,為他日后關注社會公平正義、敢于批判資本主義的立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17歲時,一次特別的體驗讓他覺得受到了神的指引,他因此決定放棄原本的生活,進入神學院深造,開始了成為神職人員的道路。
從默默無聞的耶穌會實習生,到阿根廷首都的總主教,他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接受挑戰。
最終他成為了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每一個階段都充滿了考驗和磨礪。
方濟各的當選頗具傳奇色彩,2013年,前教皇本篤十六世因健康原因選擇退位,這在當今天主教會的歷史中十分罕見。
接下來,樞機主教們秘密集會選舉新教皇,經過五輪激烈的投票,來自南美洲的樞機主教方濟各最終勝出。
他成為了新一任的教皇,成為了萬眾矚目的那一個。
他的當選可謂是開創了多個歷史先河,首先他是第一位來自拉丁美洲的教皇,終結了歐洲人對教皇位置長達一千三百年的壟斷。
并且他選用“方濟各”作為教皇名號也是史無前例,這個名字代表著謙遜、樸素以及對貧苦大眾的關懷。
更值得關注的是,他還是近五百年來首位出生于“耶穌會”的教皇,曾經的耶穌會以抵制宗教改革、審判異端而聞名,如今這個修會卻孕育出了一位決心革新教會的領袖。
方濟各的改革理念,和一種叫做“解放神學”的思想很有淵源,這種思想最早在拉丁美洲出現,它把馬克思主義對社會問題的分析,與天主教的博愛精神結合起來,特別關注窮人和弱勢群體,努力實現社會公平。
方濟各經常公開批評那種只顧賺錢的行為,他覺得這種行為很不好,甚至說是“魔鬼的糞便”。
他還呼吁發達國家多關心貧困國家的發展,反對不公平的國際貿易規則,他希望通過改變這些問題,讓世界變得更公平。
他經常去貧民窟和難民營,親身幫助那些生活困苦的人。
方濟各的改革不僅體現在講話中,更體現在實際行動里,他開始讓女性擔任教廷的重要職務,改變了天主教會一直以來的男性主導局面。
主心骨離去,未來堪憂
教皇方濟各去世后,梵蒂岡進入了特殊時期,稱為“宗座出缺期”,根據教會規定,樞機主教團將秘密開會,目的是選舉出新的教皇。
這次選舉不僅是教會內部權力的更替,更重要的是決定天主教會未來的發展方向。
來自世界各地的樞機主教們將齊聚西斯廷教堂,他們將通過多輪不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選舉,直到某一位候選人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的選票才能當選。
誰會接替方濟各成為下一任教皇?這可是個充滿懸念的大事,幾位熱門人選背后,代表著天主教會不同的發展方向。
后方濟各時代的天主教會,將要面對的局面會更加復雜和困難。
教會需要努力適應新時代,應對各種挑戰,并且彌合內部的分歧,在社會議題上找到更廣泛的共識,才能更好地履行自身的使命。
新教皇面臨著許多難題,他要如何處理這些難題,又如何在教會的傳統規矩和現代社會的需求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這會直接影響天主教會未來的發展方向。
新教皇需要在教會的保守思想和革新理念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他采取的策略將會決定天主教會未來的命運。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需要高超的智慧和卓越的領導力。
新教皇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至關重要,整個教會都在關注著他。
方濟各的時代告一段落,但他所推動的改革卻難以停止,他留下的不僅是實際的改變,更是一種改革的理念,即關心弱勢群體、追求公平正義、接納全世界。
這種精神將在天主教會內部持續產生影響,促使教會不斷自我反省并進行改革。
教會的革新之路因此被開啟,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