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時代的發展,新能源的電池安全問題成了眾多消費者擔心的話題,新能源的電池起火后難以撲滅,并且會對周圍的車輛進行巨大的傷害,這讓本來有想買新能源的消費者的想法望而卻步。
而自燃出現問題最多的比亞迪,憑借著一開始的“不自燃”的口號吸引了不少的消費者,但是不管是刀片電池、彈匣電池等都會出現問題,包括特斯拉的8650電池也出現過自燃,可以說,現在的新能源品牌,沒有出現過自燃的幾乎沒有。
那如何讓消費者用車放心,讓大家對于新能源重拾信心就成了一個嚴肅的問題
對此,在新能源電池安全上;4月3日,工信部正式發布GB38031-202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該新規將于2026年7月1日起實施。
此次新規的實施可以說是為了新能源車主的安全考慮,是一項利好的政策
具體內容如下:
對于如今的新能源汽車,逃生時間為5分鐘,只要5分鐘不起火就算過關,而現在的政策升級到了2個小時,也就是說2個小時不允許起火、爆炸,并且電池包所有監測點溫度≤60℃。 而且如果發生熱失控,5分鐘內必須要有報警信號,并且不能有可見煙氣進入車內 對于現在的電池增加更多的實驗,比如傳統針刺、外部加熱、電池內部短路,確保電池的安全性 要求300次快充循環(SOC區間20%-80%)后仍需通過外部短路測試 而新能源駕駛過程中,最害怕的就是底盤的剮蹭,引起起火,新規要求求電池包或系統在直徑30mm鋼球以150J能量撞擊后無泄漏、起火或爆炸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實行,那現在很多廠家都會被勒令整改,不過為了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新規將在2026年7月份實施,所以給了更多廠家技術的發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造車。
像現在動不動幾千公里的續航,動不動各種各樣的配置都可以往后靠靠,在安全面前都不值一提,只有一點,那就是安全。
如今各個新能源品牌用的電池供應商廠家也都不一樣,例如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比亞迪、中創新航、億緯鋰能、瑞浦蘭鈞、欣旺達等都是現在新能源車企常用的電池廠家。
未來,這些廠家要做的就是發展好自己的電池安全問題,如果安全問題不過關,很可能會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當然了,在技術前期的發展過程中,車企的制造成本也將會水漲船高。
最后,如果新規實施,希望這些政策能夠落實,而不是需要車主跟廠家來回掰扯,一方證詞說起火了,另外一方說因為線路改裝引起的,造成不少的口舌之分,這也會大大的影響民眾的信任危機,新規是好的,后期的落實也是重中之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