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菏澤八萬畝牡丹競相綻放,這片承載千年牡丹文化的土地,正依托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金字招牌,譜寫產業振興的新篇章。菏澤牡丹栽培史可追溯至隋唐,明清時期便以"牡丹甲天下"聞名于世,現存九大色系、1280個品種,擁有曹州牡丹園等十余個觀賞園區吸睛千萬。2003年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為曾受市場亂象困擾的菏澤牡丹注入新生機。
以地理標志為引領,菏澤創新構建"商標+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模式,形成貫穿種植、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八萬畝花田不僅年產400萬支遠銷30國的鮮切花,更衍生出牡丹籽油、化妝品等深加工產品。昔日按斤售賣的牡丹籽,如今轉化為單瓶售價超200元的高端食用油,帶動畝均增收5000元。2024年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50億元,地理標志真正成為農民增收的"金鑰匙"。
借勢 “國花” IP,菏澤構建 “線下展會 + 線上電商” 矩陣:連續 34 屆舉辦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亮相進博會、荷蘭花展等國際平臺;疊加京東、抖音等電商渠道拓展,開發文創禮盒,年網銷額超 20 億元。2024 年品牌價值達 126 億元,成功躋身全國地理標志百強,成為山東地理標志產業發展的標桿樣本。
從歷史名花到富民產業,菏澤牡丹的轉型實踐印證:當傳統資源插上知識產權的翅膀,“美麗資源” 就能轉化為 “美麗經濟”。如今,這朵 千年國色正以地理標志為紐帶,串聯起種植、加工、文旅等多元業態,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綻放出絢麗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