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與公安民警一起商討案情。
公訴人宣讀起訴書。
“以前總覺得網絡世界很自由,現在才知道,未經許可使用別人的作品是這么嚴重的事,自己錯得有多離譜。”站在被告人席上的韓某懊悔不已。
2017年9月,上海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注冊成立,韓某負責實際經營。10月,韓某以公司名義在某平臺注冊名為“某娛樂”的賬號,在未經享有著作權的某娛樂公司許可的情況下,自行從網絡下載多首熱門音樂作品,選取自己制作或從網絡下載的圖片和影像素材進行剪輯加工,制作成音樂視頻,上傳至“某娛樂”賬號。
韓某在上傳視頻時,將熱門音樂作品的名稱作為視頻的名稱。憑借熱門音樂動人的旋律和經過剪輯制作的畫面,這些音樂視頻吸引了某平臺大量用戶點擊瀏覽。自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這些侵權音樂視頻的完播量(播放完成度)共計數千萬次,韓某所在公司獲取廣告分成收益共計7萬余元,非法獲利近3萬元。
2023年7月,某娛樂公司發現自家音樂作品被擅自使用后,向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舉報。隨后,文旅局將該線索移送至上海市公安局。
同年8月,該案被立案偵查。同月,上海市楊浦區檢察院第一時間依法介入。檢察官發現由于缺乏第三方機構認證,音樂視頻的權屬認定成為一大難題。在檢察機關的引導下,公安機關最終形成了作品登記證書、簡譜、作品創作說明的確權鏈條,作品的“身世”一目了然。
除了權屬問題,對韓某犯罪情節的判定也存在爭議,究竟是用播放量還是完播量來認定點擊數?為了厘清這一問題,檢察官借助“外腦”,厘清數據計量標準,最終以完播量作為視頻作品播放的判定標準,為精準認定犯罪事實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證據的不斷收集和固定,案件逐漸清晰。2024年11月7日,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以韓某涉嫌侵犯著作權罪移送楊浦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在審查起訴階段,辦案檢察官對所有證據進行細致梳理,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經查,廣告分成均匯入韓某公司的對公賬戶,被用于公司的日常經營,該公司后被注銷。檢察機關認為,韓某作為公司的實際經營人,應當認定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追究其刑事責任。
面對確鑿的證據和檢察官的釋法說理,韓某的心理防線逐漸瓦解,自愿認罪認罰,并表示愿意賠償著作權人的損失。為了促成雙方和解,檢察官積極與某娛樂公司溝通,轉達韓某的悔罪態度和賠償意愿。最終,韓某與某娛樂公司達成賠償諒解協議。
2024年11月25日,楊浦區檢察院以涉嫌侵犯著作權罪對韓某提起公訴。前不久,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被告人韓某有期徒刑二年九個月,緩刑二年九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
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檢察官發現某視頻平臺在運營過程中存在賬號管理不完善、視頻內容審核不嚴格、數據監管體系不健全等隱患。為了促進網絡平臺健康規范發展,降低企業經營風險,3月5日,該院向該視頻平臺的運營方制發檢察建議書,建議建立全流程賬號監管模式、構建全方位審核機制、提升信息監管能力,希望平臺加強管理,從源頭預防侵權行為的發生。
“檢察院的建議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認識到在平臺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全面加強管理,完善各項制度,為用戶提供一個更加規范、安全的網絡環境。”收到檢察建議書后,該視頻平臺運營方高度重視,表示將認真研究落實各項建議。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