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走基層|智能“鋼鐵園丁”,20秒種一棵樹
4月14日,易森智能裝備(北京)有限公司智慧工廠內即將下線的植樹機器人。 河北日報記者 陳寶云攝
4月14日,在位于承德微型智慧創業創新科技園的易森智能裝備(北京)有限公司智慧工廠內,各種原材料經切割、焊接、組裝等流程,變身為一臺臺形似小型裝甲車的履帶式“鋼鐵園丁”。
“這是用于混交造林的植樹機器人,這是種植沙柳的植樹機器人,那幾臺是鋪設草方格的沙障機器人。”易森智能裝備(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邊力軍介紹。
圍著“鋼鐵園丁”仔細查看,記者發現,其外部結構并不復雜——前端是挖坑、覆土機構,腹部有裝載樹苗的托盤和自動取苗的機械手。
“它看著憨憨的,但干起活兒來卻手腳麻利。”帶著記者來到機器人尾部,邊力軍打開尾箱門,里面布滿各種電子元器件。“機器人的‘大腦’深度融合了北斗定位、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他說。
打開手機App,輸入株行距、轉彎方式等數據,邊力軍演示起植樹機器人的操作方法。
“它可根據造林設計方案,自主適應平地、坡地、丘陵等地形地貌,自動設計最優種植路線,自動識別和避開障礙物,20秒內完成挖坑、種植、澆水、覆土等種植全過程,可實現全天候不間斷工作,效率比人工高多了。”邊力軍告訴記者,去年,該公司生產的50余臺設備“組團”參加了庫布齊、阿拉善等“三北”六期工程防沙治沙項目。經測算,與人工造林相比,其造林成活率提升20%、成本下降30%。
易森智能基于團隊多年在防沙治沙、生態修復等領域積累的豐富科技成果和海量數據,成功研發出智能植樹機器人。2023年,他們將首個智慧工廠落戶承德。2024年,北京研發、承德制造的首臺植樹機器人正式下線。
“今年將有100臺機器人投入‘三北’工程,為8萬余畝荒漠披上綠裝。”邊力軍說,除了植樹機器人,公司新研發的智能管護機器人也即將投產。管護機器人能完成澆水、施肥、病蟲害處理等管護任務,可節水50%以上。
承德造“鋼鐵園丁”還將走出國門。“沙特、阿聯酋、蒙古等國客戶對產品很感興趣,公司的沙特利雅得運營中心即將成立。目前,我們正按客戶需求,對產品進行優化調整。今年有望簽訂出口訂單300臺,產值將達到8000萬元到1億元。”邊力軍說。(河北日報記者 陳寶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