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后,美國擁有毫無爭議的全球第一海上軍事力量,這個優勢一直持續到今天。哪怕巔峰時期的蘇聯,也不具備在大洋上跟美國海軍正面抗衡的實力,最多是依靠“殺敵800自損1000”的飽和式攻擊戰術,在岸基轟炸機部隊的配合下,盡可能提升對美國航母艦隊的威脅,迫使美國航母艦隊避其鋒芒,為蘇聯核潛艇打造一片相對安全的水下堡壘,可以說蘇聯幾乎就沒有想過如果與美國海軍爭奪制海權。
冷戰結束后,世界上更是沒有能夠威脅到美國海軍的艦隊存在,降維打擊式的領先,讓美國海軍走入了發展誤區,從制霸大洋開始向“由海向陸”轉型,典型代表就是發展出瀕海戰斗艦、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這樣的畸形產物,航母作戰部隊也將F-14重型艦載機退役,轉而發展對地/海攻擊能力更強的F/A-18E/F“超級大黃蜂”與F-35多用途艦載機。
但是中國海軍的迅速崛起,給了美國海軍當頭一棒,中國海軍的發展速度之迅猛,完全超過了美國海軍的預料,這一點從2016年南海危機與2024年中國海軍圍臺軍演時,美國海軍態度變化就能明顯感受出來。
2016年7月12日,菲律賓針對南海“海洋管轄權”爭端向海牙國際海洋法仲裁法庭提出仲裁案,在中方缺席的情況下,海牙國際法庭判定菲律賓“勝訴”,否定了中國主張的“九段線”,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法院的裁決。
而美國則看到了千載難逢的良機,企圖在“師出有名”的情況下,以武力逼迫中國承認海牙國際法庭的裁決、沖裁案剛生效,美國海軍的里根號航母與斯坦尼斯號航母就率領10多艘護航軍艦與150多架艦載機,浩浩蕩蕩駛入南海,企圖掩護菲律賓控制中國島礁。
而彼時的中國海軍,實力雖然相比1996年有了明顯提升,但依然不足以單獨與美國海軍正面對抗。為了應對美國的武力威脅,當時中國海軍共出動了130余艘艦艇,但當時中國最新的055型驅逐艦還未服役,052D型驅逐艦也才服役了3艘,距離形成戰斗力還尚需一些時日。2016年的中國海軍,除了3艘剛服役的052D型驅逐艦,最先進的艦艇是6艘052C型驅逐艦、2艘051C型驅逐艦、2艘052B型驅逐艦、4艘現代級驅逐艦,此外還配備了大量054A、053H3型護衛艦,甚至連022導彈快艇都算上了。
而美軍那邊,主力護航艦艇則是清一色的伯克級驅逐艦與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均配備了4面陣相控陣雷達與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具有出色的抗飽和攻擊能力與打擊能力。而中國海軍這邊,配備4面陣相控陣雷達與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的軍艦,只有6艘052C與3艘052D,其中052C的導彈垂直發射彈藥數量為48,僅為伯克級驅逐艦的一半,052的則提高到了64個,為伯克級驅逐艦的三分之二。無論是火力密度還是持續作戰能力,052型驅逐艦都與美軍的驅逐艦存在較大差距。
至于航空母艦方面,中美兩國的差距更是懸殊,雖然美軍僅僅派出了2艘航母,但是艦載戰斗機數量卻超過80架,使用蒸汽彈射器起飛的F/A-18“超級大黃蜂”,能夠以接近28噸的最大起飛狀態升空。而中國這邊,只有一艘剛剛服役4年的遼寧艦,滿打滿算也只配備了24架殲-15重型艦載機,雖然殲-15的紙面最大起飛重量超過30噸,但是在遼寧艦上只能滑躍起飛,作戰重量受到的限制較大,在保證整體起飛效率的情況下,殲-15通常以半油半彈的狀態起飛,作戰半徑與火力反而不如滿載起飛的F/A-18。
更嚴峻的是,當時中國的航母艦載機部隊,還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根據官方公開的信息,一直到2018年,殲-15才能夠首次在遼寧艦上完成了夜間起降。這意味著一旦開戰,中國航母艦隊只能在白天放飛艦載機執行任務,到了夜間只能依賴護航艦艇進行防御,作戰能力大打折扣。而美軍航母艦隊完全可以在白天避戰,到了夜間放飛艦載機對中國艦隊進行消耗。而當時中國海軍的主力反艦武器是鷹擊-62、鷹擊-83、鷹擊-12反艦導彈,還有少量的鷹擊-18,射程都不超過500千米。而美軍艦載機的作戰半徑超過800千米,哪怕只使用射程不到200千米的AGM-84“魚叉”反艦導彈,依然能夠對中國艦隊形成“防區外打擊”。
而當時中國海軍如果跟美國航母艦隊正面硬碰硬,只能以不計代價的方式突破美軍艦載機的攔截打擊,接近到距離美國航母艦隊300到500千米的距離,遼寧艦上的24架殲-15用于空中掩護,盡最大可能攔截美軍艦載機對己方艦隊的打擊。必要的時候,甚至連022型導彈艇都要上陣,盡最大可能給美軍航母艦隊制造混亂,為主力艦隊創造攻擊機會。在這種作戰方式下,中國海軍將承受巨大的損失,但攻擊效果卻不確定。不過好在2016年中國海軍并不是孤軍奮戰,火箭軍裝備了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擁有較強反艦能力的轟-6K也已經成規模服役,在多方配合下能夠帶給美國航母艦隊巨大的壓力,這才導致美國航母艦隊最終灰溜溜撤退。
這也是自冷戰以來,美國航母艦隊首次在未完成任務的情況下,迫于他國的軍事壓力主動撤退。但需要看到的是,當時美國是以2支航母艦隊對抗解放軍的海陸空兵力,并不是中國海軍已經具備跟美國海軍分庭抗禮的能力了。
然而2016年之后,美國海軍面臨的形勢卻越來越嚴峻了,中國開始以下餃子的速度造軍艦,短短9年時間海軍實力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2016年以來,中國僅驅逐艦就下水或者服役了至少33艘052D驅逐艦、10艘055型驅逐艦,目前驅逐艦總數超過了60艘。與美國海軍的差距大幅縮短。除了數量增加了,中國驅逐艦的質量也越來越高,055型驅逐艦的滿載排水量超過1萬噸,配備112個導彈垂直發射單元,相當于1艘052D與1艘052C的總和。在武備方面,055型驅逐艦除了能夠搭載紅旗-9防空導彈、長劍-10巡航導彈與鷹擊-18反艦導彈,還能夠發射鷹擊-21遠程高超音速導彈,打擊距離可能在1000公里以上,已經具備單艦威脅一支航母艦隊的能力。在近幾年海軍遠洋訓練期間,055型驅逐艦就多次上演“單騎闖關”的好戲,以一己之力面對美國航母艦隊的挑釁,長時間與美國航母艦隊進行周旋,完全就是在拿美國航母練兵。
而美國海軍這邊,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大量退役,如今數量已經低于10艘,伯克級驅逐艦的后繼艦型遲遲未確定,只能繼續建造幾艘改良型的伯克3級驅逐艦,屬于在伯克級驅逐艦基礎上縫縫補補,與055型驅逐艦存在質的差距。
至于航空母艦,中國海軍擁有了遼寧艦與山東艦2艘航空母艦,福建艦也馬上要服役了,中國的艦載機部隊經過多年磨練,也早已具備了全天候作戰能力,等到福建艦服役,擁有了固定翼預警機加持的中國航母艦隊,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與美國航母艦隊抗衡的能力,如果美國海軍依然僅派出2支航母艦隊,僅中國海軍自己就有能力應對了。
雖然在艦載機數量與質量方面,依然是美國海軍占據絕對優勢,但是在對艦打擊能力方面,擁有055型驅逐艦加持的中國海軍,反而擁有不對稱優勢。尤其是最近美國軍方宣布,美國海軍HALO高超音速導彈項目遭取消后,美國海軍的反艦武器依然是AGM-84“魚叉”反艦導彈、AGM-158隱身反艦導彈以及具備一定反艦攻擊能力的“戰斧”式巡航導彈。一旦雙方艦隊發生沖突,美軍的第一波攻擊由艦載機攜帶亞音速反艦導彈發起,而中國這邊則是由艦載機組成防線攔截美軍艦載機,055型驅逐艦直接向美軍艦隊發射高超音速導彈,美軍艦載機還沒全部起飛,解放軍的高超音速導彈就落到美國航母艦隊頭上了。
2024年6月,當南海局勢再度升溫的時候,美國又派出航母艦隊為菲律賓撐腰,拉著菲律賓舉行“英勇盾牌2024”聯合海上軍演,這次中國僅僅派出了3艘055型驅逐艦,外加幾艘052D驅逐艦、054A型護衛艦,就對美國航母艦隊形成了巨大威懾,迫使美國海軍的“羅斯福”號航母提前退出了演習。
2025年4月初,為了震懾“臺獨”分子,東部戰區組織兵力突然發起圍臺演習,由于演習事先沒有放出一丁點風聲,這讓美國海軍如臨大敵,正在亞太執行任務的“卡爾文森”號航母戰斗群,第一時間想到的并不是像1996年那樣給“臺獨”撐腰,而是頭也不回的溜之大吉,生怕跑得慢了給中國海軍給包圍了。
1996年的美國海軍,對待中國海軍的態度是完全無視,2016年的美國海軍,面對高速發展的中國海軍,依然表現得不屑一顧,到了2025年,面對已經今非昔比的中國海軍,美國海軍必須謹慎對待了,出事后第一時間不再是威懾,而是要考慮如何自保。如果美國海軍僅憑1、2支航母艦隊,已經不足以威懾到中國了,可若是調集5艘以上的航空母艦,又會影響美國在全球其他地區的戰略部署,并且中國海軍還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繼續等個10年8年,怕是美國航母集體出動,也很難在中國家門口掀起大風大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