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日報網報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準,自2025年4月12日起,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的公告》規定的加征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鑒于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續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加征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還專門強調,在目前的局勢下,美方就算繼續對華加征關稅,也已經失去了任何經濟意義,已經淪為了世界經濟史的笑話。此外,由于中國對美征收了125%的高關稅,使得美國商品對中國出口“不再有市場接受的可能性”,因此,未來假如美方繼續在關稅上玩“數字游戲”,中方將不予理會,但是對于中方利益若遭美方侵害的話,我們仍將“奉陪到底”。
而就在中方最后一次對美加稅的同一天,特朗普表態稱,“非常希望與中國達成協議,以結束不斷升級的貿易戰。”表面上來看,美方這番表態似乎正在“服軟”,但實際上卻是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中國得先讓步。特朗普已明確向其團隊表示,“他不會主動與中國接觸。必須先由中國主動對美國示好。”同一天,白宮新聞發言人萊維特也聲稱,特朗普對與中國達成協議感到樂觀。她還補充道,“如果中國繼續反制,對中國來說是不利的。”由此可見,美方依舊在保持著一副傲慢姿態。
特朗普(資料圖)
盡管特朗普宣稱“關稅能讓美國再次偉大”,但現實壓力不容忽視,就像牛津經濟學家指出的,中美貿易若完全中斷,中國雖會遭受短期沖擊,但長期可通過新興市場調整;而美國短期內難以找到替代供應鏈,衰退風險更高。更要緊的是,美國農業州作為特朗普的票倉,已因中方反制導致農產品價格飆升,直接威脅政治基礎,美國消費者面臨物價上漲,而財政收縮政策進一步削弱其承受力,因此,分析來看,特朗普很可能在博弈中先妥協。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從來都沒有拒絕跟美國談判,但中方一直都是有原則的。商務部發言人說:“中方的立場是明確一貫的,談,大門敞開,但對話必須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以平等方式進行。打,中方也將奉陪到底,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從這個意義上,中美能不能談判、能不能談好、甚至領導人能不能直接談判,其實主要取決于美方的態度。只要美方能夠尊重中方利益,摒棄單邊霸凌做法,回到平等對話的軌道上,談判仍有可能開展。
但如果特朗普政府繼續抱著自欺欺人的想法,試圖糾集其他國家對抗中國,或者等待中方主動作出讓步,那中方也不會讓美方如愿以償。不論是打出“美債牌”,還是通過降準降息的方式擴大內需,中方都能給美方造成不小的沖擊。在這場關稅戰面前,中方的勝率也比美方更大。反觀美國,除了繼續增加毫無意義的關稅數字,已經沒有更多方式威脅中國。更不用說在中方的帶動下,歐盟、加拿大等國也紛紛加入到了反制“對等關稅”政策的陣營當中,美國各界也掀起了反關稅政策的浪潮。
特朗普(資料圖)
總之,中美關稅戰演變至今,已從經濟博弈升級為戰略意志較量。中方的“最后一次”加稅,既是亮明底線,也是打破美方“關稅萬能論”的宣言。對世界而言,這場博弈的啟示在于:單邊主義無法解決結構性矛盾,反而會撕裂全球經濟,中國以“穩”應對“瘋”,不僅為自身贏得空間,也為全球化注入確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