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一標志性項目建設好、運營好,帶動西部和內陸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形成交叉聯網的樞紐。”2024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重慶考察,來到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了解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情況。
開放興,重慶興。首站選擇重慶開放的重要地標,傳遞出總書記對重慶“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的殷切期望。內陸開放綜合樞紐,是新征程上總書記賦予重慶的“兩大定位”之一,是重慶以一域服務全局新的重大使命和戰略指引,為重慶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開放,是植入重慶基因的戰略選擇。向西,中歐班列直達歐洲;向北,“渝滿俄”鐵路縱貫南北;向東,長江黃金水道聯通中部地區和長三角;向南,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山越海……四向齊發、陸海相濟,重慶牢記“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加快打造“九大關鍵樞紐”,以四通八達的“筋絡”連接世界。今年“新春第一會”,重慶以“六區一高地”為發展畫像,把“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作為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的重要抓手。這,是“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的生動寫照。
打造連接世界的“樞紐”,決定了重慶的一切努力,都必須基于大視野、大格局、大胸懷。重慶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是全國交通四極之一和“五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世界在此交會。開放之于重慶,不只是一域之事,更事關全國大局。總書記賦予了重慶新定位,新定位呼喚新擔當。作為內陸省份改革開放探路先鋒,重慶有責任加快打造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在服務國家向西向南高水平開放中作出更大貢獻。
打造連接世界的“樞紐”,決定了重慶的一切部署,都必須基于大產業、大通道、大平臺。不沿海、不沿邊的城市,想成為“樞紐”,往往需要作出更深遠的部署。在“大產業”上發力,加快構建“線上+線下”同步運行的外貿綜合服務體系,實施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2.0版;在“大通道”上發力,促進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國際航空樞紐高效聯動,構建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在“大平臺”上發力,依托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重慶自貿試驗區、重慶樞紐港產業園等開放平臺,積極探索陸上貿易規則體系,以制度型開放帶動高水平開放。
當第100000列中歐班列駛出重慶團結村中心站,當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即將迎來十周年重要節點,重慶的開放敘事有了新的起點——從“高地”到“樞紐”,重慶正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打造連接中國與東盟、歐洲乃至全球的重要紐帶。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