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隱飲 電影治愈生活。
1961年的紐約,音樂圈活力四射,文化浪潮風起云涌。
一位身懷顛覆性才華的19歲神秘少年,從明尼蘇達州帶著一把吉他,只身來到此地,注定要改寫美國音樂史。
在迅速躥紅的過程中,他與格林威治村的音樂偶像們聯系密切,最終以一場石破天驚又備受爭議的演出,享譽全球。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搖滾詩人——鮑勃·迪倫。
今天,小萬來聊聊由“甜茶”主演,本周登陸內地銀幕的新片:
《搖滾詩人:未知的傳奇》
《搖滾詩人:未知的傳奇》由詹姆斯·曼高德執導,由“甜茶”提莫西·查拉梅飾演鮑勃·迪倫并獻聲演唱多首經典歌曲,影片真實再現了這位音樂史上最具標志性的唱作歌手之一的傳奇故事。
在去年的好萊塢頒獎季上,該片曾獲得第97屆奧斯卡8項提名,以及第82屆金球獎3項提名。
在導演詹姆斯·曼高德看來:“這部影片并非覆蓋鮑勃·迪倫整個人生的完整傳記,而是一個關于人生特定時刻的故事,它只截取了鮑勃·迪倫漫長人生和藝術時代的一個片段。但這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片段,它讓我們得以窺見一位巨星是如何誕生的,以及一個文化時代是如何變遷的。”
20世紀60年代初的美國,正經歷著劇烈的政治和文化變革,反戰和民權運動方興未艾。
在那個藝術表現主義蓬勃發展的時代,紐約曼哈頓下城格外熱鬧。
當時不僅有邁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引領的現代爵士樂、蘭尼·布魯斯(Lenny Bruce)驚世駭俗的單口喜劇、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和他的“工廠”工作室掀起的波普藝術浪潮,還有由伍迪·格思里(Woody Guthrie)和皮特·西格(Pete Seeger)等人發起的民謠復興運動。
1961年1月,年輕的鮑勃·迪倫帶著吉他來到這里,他在新澤西州的一家退伍軍人醫院找到了伍迪·格思里,并演唱了一首自己創作的歌曲,他開始加入了這場尋找領袖的運動。
那時的美國動蕩不安,民權運動蓬勃發展,充斥著舊有秩序和新興理念的激烈碰撞。
1963年在林肯紀念堂前舉行的華盛頓大游行便是最佳例證——迪倫正是在這場游行上,于馬丁·路德·金發表“我有一個夢想”演講之前登臺演出。
當許多人選擇走上街頭抗爭時,迪倫則將他的信仰融入音樂,用歌聲點燃了一代人的激情,并在接下來的六十年里,最終奠定了自己文化偶像的地位。
迪倫在1965年新港民謠音樂節上那場飽受爭議的電吉他演出,至今仍是樂壇的經典話題,它打破了不同音樂流派之間的界限,也打破了不同世代之間的隔閡。
同年8月發行的專輯《重訪61號公路(Highway 61 Revisited)》,其中收錄了那首極具時代意義的歌曲《像一塊滾石》,這張專輯也被公認為史上最偉大的專輯之一。
2023年,迪倫發行了他的第40張錄音室專輯,這表明在他所開創的搖滾文化中,他依然充滿活力,寶刀未老。
他如詩一般的歌詞,跨越時代和流派,至今仍被無數藝術家不斷演繹。
提到這部電影,小萬必須要再聊聊影片的主演“甜茶”提莫西·查拉梅。
提及影片的創作過程,“甜茶”曾回憶道,“拍鮑勃·迪倫的電影,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著眼于行為舉止,展現他很少與人眼神接觸的性格特點和圍繞著他的神秘感;另一種則是對他的生活和作品進行拼貼,做成那種忽略了他音樂生涯并非坦途的‘金曲串燒’。”
“導演巧妙地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了平衡,他既揭開了鮑勃的神秘面紗,又避免了流于表面的諂媚。”
這部電影的制作并非一帆風順,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加上隨后的一系列行業罷工,導致影片制作一度停擺。
這 段意外的延期,卻為“甜茶”贏得了更長的準備時間,讓他得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體會他詮釋的這位傳奇人物,并進一步打磨了他的音樂和演唱技巧。
導演曼高德堅持這部電影必須由演員們進行原聲獻唱,這對主演的演唱和表演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甜茶”堅持了五年的高強度音樂學習和訓練,這不僅讓他精通了所需的各項技能,更讓他得以深入探索迪倫的音樂世界,并將這些歌曲內化于心。
在《搖滾詩人:未知的傳奇》中,音樂本身就是敘事的重要一環。
每一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每一句精心挑選的歌詞,都是導演精心編織的敘事結構的一部分。
音樂制作人尼克·巴克斯特表示,演唱的流暢和自然是關鍵,而查拉梅在這方面的能力令人驚嘆。
“他不僅學會了這些歌,還能根據不同場景的需求進行演繹,例如創作的場景、第一次向別人展示歌曲、正式演出等等。”
“他的表演不受任何限制,他可以隨時停下來,比如離開麥克風,故意唱錯一句歌詞,即興來一段口琴獨奏,他可以加快或減慢節奏,用不同的方式詮釋歌曲。如果沒有他的這種能力,這部電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片場捕捉大量現場即興的音樂表演,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但“甜茶”卻非常享受這次創作過程,他表示,“一旦沉浸其中,我就再也無法抽身。我完全陷入了鮑勃·迪倫的音樂世界。”
這部影片不僅沒有使用預錄音軌,而且98%的音樂都是現場錄制的,更少見的是,沒有使用耳返。
這部電影的很多場景,都只有“甜茶”飾演的鮑勃·迪倫和他的吉他。
盡管年輕觀眾對迪倫的了解程度或許不如老一輩樂迷,但他們一定會被這個音樂人的奮斗故事所打動。
迪倫的歌詞在今天依然能夠引發強烈共鳴,就像它們在60年代被寫出來時一樣。
這不僅僅是鮑勃·迪倫的故事,這是一個關于藝術家如何誕生、如何改變和影響時代的故事。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
【點擊往期回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