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為便于理解部分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成分。喜歡點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健康文章。
糖尿病這病,看起來平平無奇,吃點藥、少吃糖,好像就能對付。但真相往往藏在你沒注意到的細節里。
有時候,一個小小的錯誤選擇,可能比高血糖還要致命。你以為宅在家里躺一躺沒啥事?你以為運動越激烈越好?你以為餓一頓沒關系?醫生想說:你錯得不輕。
糖尿病,遠不止“血糖高”這么簡單
糖尿病不是簡單的“多喝水、多尿、多吃還瘦”,它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紊亂病癥。長期高血糖會傷害血管、神經、眼睛、腎臟,甚至心臟。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超過400萬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
可怕的是,它往往不是“病倒了才發現”,而是“拖著拖著,突然就出事”。而很多糖友,日常生活中看似“無傷大雅”的小動作,可能就是那顆埋在體內的“定時炸彈”。
我在門診遇到過不少病人,控制得好好的血糖,突然就急轉直下,問他最近干嘛了,說:“也沒啥啊,就宅家看劇、偶爾不吃晚飯減肥、上個周末打了場球。”聽著都不嚇人,但背后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嚴重。
“寧可出去散步”,這不是一句廢話
散步這事,聽起來太“溫和”,以至于很多糖友覺得不痛不癢。但其實,規律的中低強度運動,是目前被證實最有效的控制血糖方式之一。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明確指出:適度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每周150分鐘以上,有助于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不僅如此,散步還能改善循環、促進末梢血運,對防止糖尿病足、血栓、下肢靜脈曲張都有好處。特別是飯后30分鐘到1小時的輕松散步,是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黃金時間段。
相反,以下幾件事,糖友們最好打住:
第一件事:別總窩在沙發上當“煲劇王”
有個老病號,60多歲,退休后天天窩在沙發上追劇,什么都不干。血糖控制一開始還行,后來突然飆高,查下來糖化血紅蛋白從6.8%升到8.9%。他一臉懵:“我啥都沒吃啊,咋就高了?”
問題就在于“啥都沒干”。
長時間久坐會讓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血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被利用,就會在血液里“堆積”起來。而且,研究顯示,久坐超過8小時,糖尿病并發癥風險提高近30%。
所以醫生常說:“寧可出去走幾圈,也別一屁股坐一天。”
第二件事:別盲目節食或不吃晚飯減肥
很多糖友怕體重高,走極端,不吃晚飯、一天只吃一頓,甚至嘗試“斷食法”。
我有個朋友,就是因為不吃晚飯,結果半夜突然低血糖暈倒,送來醫院的時候整個人意識不清,還以為是腦梗。后來查出來是嚴重低血糖導致昏迷,血糖只有2.1毫摩爾/升。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是“平穩而有節奏”的,不能突然斷頓。尤其是吃降糖藥或打胰島素的患者,如果不吃飯,藥物還在繼續降血糖,很容易陷入危險的“低血糖陷阱”。
低血糖可不是小事,嚴重時會造成腦損傷、意識喪失、甚至猝死。
第三件事:別猛地去做高強度運動
不少中年糖友,突然想“逆襲”,看短視頻里人家跳繩、騎車、馬拉松,自己也來勁,一口氣跑了五公里,結果第二天進醫院。
我們接診過一位55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跑步后突發心絞痛,查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神經病變。原來他一直沒查過心臟,糖尿病已經悄悄損害了他的冠狀動脈。
糖尿病患者的神經感知能力下降,很多人出了問題身體都沒“預警”,一鍛煉強度過大,心臟就受不了。
尤其是血糖控制不穩的患者,激烈運動反而會導致血糖波動更大,甚至誘發酮癥酸中毒。
所以醫生才反復強調:先體檢、后運動;先溫和、再加強;先散步、再慢跑。
看似健康的“養生法”,也可能暗藏危機
現在流行各種“短期養生法”:斷碳水、輕斷食、生酮飲食、喝醋水、排毒茶……這些對普通人尚且不確定,對糖尿病患者就更不靠譜。
比如生酮飲食,本來是用于控制癲癇的治療手段,現在卻被當成減肥法推廣。但糖尿病患者一旦進入酮癥狀態,很容易發生酮癥酸中毒,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急癥。
還有人喝“排毒果汁”替代正餐,結果血糖忽高忽低,身體吃不消。
醫學不是玄學,別把身體當實驗田。
糖尿病管理,不是靠“忍”,是靠“穩”
糖尿病的核心管理四個字:穩中求進。
吃要穩,動要穩,心態要穩,治療方案也要“因人而異”。過度節食、盲目運動、忽略檢查、胡亂聽信偏方,都是糖尿病患者最常犯的“坑”。
我常說,糖尿病不是你去“斗爭”的敵人,而是你要“共處一生”的室友。你得懂它、適應它、引導它,而不是忽略它、壓制它、挑戰它。
那些“堅持散步”的人,真的不一樣
我有一位70歲的老糖友,確診的時候血糖爆表,糖化血紅蛋白12%,醫生都覺得他控制難度大。
結果他回去以后,不折騰、不極端,每天按時吃飯,飯后散步40分鐘,風雨無阻。三個月后復查,糖化降到7.2%,半年后控制在6.5%以下。
他跟我說:“我啥也不懂,就聽你一句話:‘吃完去走走’。”這句話救了他。
散步雖然看起來慢,但它是穩、是長久、是安全,是最能陪你走完這一場慢性病的“良藥”。
所以,那幾件“不要做的事”,你記住了嗎?
別總坐著不動,哪怕只是原地踏步,也比坐著強。
別餓著肚子吃藥,低血糖從來不挑人。
別盲目追風鍛煉,咱們糖友不是健身博主。
別相信“奇效養生法”,醫學這事,永遠是慢工出細活。
你要做的,是和時間做朋友,和身體做朋友。把糖尿病“穩”住,就是你人生最大的勝利。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J].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23, 15(12): 948-1052. [2]陳鵬飛, 張曉峰. 運動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 中國全科醫學, 2024, 27(3): 274-278. [3]王立新, 趙玲.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的危險因素及防控對策[J]. 臨床內科雜志, 2023, 40(9): 651-654.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