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2日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關于2025年市民文化藝術季的總體部署,日前,煙臺高新區同步舉辦“文化美育日”煙臺高新區文創非遺市集活動,與市級市民文化藝術季主會場形成城區聯動、全民共享,以文化為紐帶,以惠民為宗旨,為市民帶來了一場可觸可感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本次活動由煙臺高新區經濟發展局主辦,馬山街道辦事處協辦,設置非遺展示、文化體驗、便民服務、文旅宣傳四大板塊,共25個展位項目,涵蓋煙臺剪紙、膠東花餑餑、葫蘆彩繪等20項文創非遺代表性項目,以及健康義診、小家電維修等5類便民服務。
上午9時,煙臺高新區文創非遺市集在科技文化主題教育基地火熱啟幕,活動現場,“膠東花餑餑”展位前,山東城市服務職業學院中餐學院帶來的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花餑餑和糖酥杠子頭驚艷登場,憑借豐富色彩與精巧做工,迅速成為焦點,引得市民駐足流連,爭相體驗。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煙臺剪紙”代表性傳承人韓月湖現場展示主題作品,手把手教授小朋友剪出花樣別致的作品帶回家,展位前圍滿了前來體驗的市民,大家一起感受傳統剪紙的藝術魅力。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彩繪作品形態各異,葫蘆上繪制的圖案花樣繁多,色彩運用大膽而艷麗,線條勾勒細膩入微,大大小小的葫蘆宛如靈動的載體,承載著絢麗多姿的藝術世界,使前來的市民流連忘返,愛不釋手。中國傳統繩結編織技藝老師鄒艷紅,現場展示中國傳統編織技法,以繩結豐富的形態表達著吉祥美好的寓意,將一條條彩繩變成一個個精美的藝術品。潤心堂工作室的劉玉霜老師將甲骨文吉祥語、十二生肖、姓氏圖騰做成自己品牌的文創產品,現場帶領孩子涂畫甲骨文、趣味講解甲骨文、體驗甲骨文飛行棋游戲等方式使漢字“活”起來。還將多樣化非遺與甲骨文研發成研學課程體驗活動。最受歡迎的還屬古韻糖畫,展位前圍滿了小朋友,琥珀色的糖汁在鋁板上流淌出千年技藝的韻律,糖畫藝人李燕手持銅勺,手腕輕抖,糖絲在空中交會,栩栩如生的哪吒便帶著糖香躍然眼前,糖漿遇冷凝固的剎那,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與焦糖甜香交織成春日里最溫暖的記憶。
此外,藝術銅絲、手工鉤織、繩藝、漆扇、3D打印、兒童面部彩繪等項目也深受年輕群體青睞。便民服務區成為活動另一亮點。高新區醫院開展健康義診,受到現場市民的一致好評;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志愿者團隊提供小家電維修服務,修復率達95%;還有藍天環境宣傳垃圾分類,寓教于樂;區文旅部門現場發放了煙臺市文旅地圖、文旅指南等宣傳品,為市民出行游玩提供便捷指引。市民王女士感嘆:“今天來逛市集既能感受文化魅力,又能享受便民服務,這樣的活動真是辦到了百姓心坎上。”
此次活動的開展,展現了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推動其以更鮮活的姿態融入現代生活,既滿足了群眾對高品質文化體驗的熱切期待,也為非遺傳承與現代消費搭建了互通橋梁。活動期間,吸引500多人次走進市集,沉浸式感受傳統技藝的躍動與市集的煙火氣息,現場交易氛圍熱烈,有效激發了文旅消費活力。下一步,煙臺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將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持續加大惠民服務力度,進一步優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策劃推出更多兼具地域特色與時代內涵的文化活動,讓優質文化資源更好地惠及于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幸福感、獲得感。
閃電新聞記者 于蓓佳 通訊員 修培榕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