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高鐵和普通火車都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想過高鐵或普通火車車廂內二氧化碳濃度有多少的問題?
近日,一位名為圖拉鼎的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的一則關于高鐵車廂內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測視頻引發了廣泛關注與熱議。該網友使用便攜式二氧化碳測量儀,對自己乘坐的從北京到杭州的高鐵車廂內二氧化碳濃度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令人咋舌。
據圖拉鼎發布的截圖顯示,在高鐵接近南京南站時,車廂內二氧化碳濃度高達3600ppm;在南京南站停靠3分鐘期間,濃度降至1400ppm;而當高鐵駛出南京南站后,濃度又迅速上升,最終超過2000ppm,最高時竟達到5000ppm以上,甚至在一次測量中最高值達到了5584ppm,另一次測量最高點為5578ppm。
ppm(parts per million)即百萬分之一的單位濃度,1000ppm意味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了0.1%。依據當前室內空氣標準,二氧化碳濃度應在1000ppm以下,超過2000ppm就會引發人體不適,而5000ppm是多國工作場所的二氧化碳濃度上限。根據《中國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以及2023年實施的「GB/T 18883 - 202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7729 - 2023長途客車內空氣質量要求及檢測方法」,室內二氧化碳濃度1小時均值均應≤0.1%(1000ppm)。
其實之前也有網友在春運時期乘坐火車時測量過硬座車廂的二氧化碳濃度,其測得的。濃度數值更高,居然達到了6407 ppm。
如此高的二氧化碳濃度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超過2000ppm后,短期可能導致頭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心率加快、呼吸不暢,甚至認知功能顯著下降(如決策能力下降44% - 94%)。長期暴露可能導致慢性疲勞、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以及酸堿平衡紊亂(如呼吸性酸中毒)。而5000ppm長期暴露可能引發呼吸困難、頭暈、心悸等癥狀。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我們在乘坐高鐵時,常常會有異味感和悶氣感,甚至在臨時停車時,那種密閉感會讓人感到抓狂。新聞里高鐵里容易發生爭吵打鬧,或許也有二氧化碳濃度超標這一因素。
圖拉鼎在幾天之后再次乘坐高鐵進行測試,剛上車時ppm指數不到1000,但運行一段時間后,數值很快逼近到5000ppm,并長期維持在該數值。這一情況表明,高鐵車廂內二氧化碳濃度超標并非偶然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通風動力系統不夠,或者新風系統的濾網沒有及時清潔或更換。
針對這一問題,高鐵運營方應高度重視。一方面,要定期對高鐵的通風系統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通風動力系統正常運行,保證車廂內空氣的有效流通。
另一方面,要及時清潔或更換新風系統的濾網,防止濾網堵塞影響通風效果。同時,可以考慮增加車廂內的空氣質量監測設備,實時監測二氧化碳濃度,一旦發現超標,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
對于我們普通人在密閉空間中,也應掌握應對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良好。尤其是在夜間關閉門窗睡覺時,特別是在冬天或有取暖設備的房間,二氧化碳濃度會隨著呼吸逐漸升高,因此可以適當開窗通風,或者使用帶有新風功能的空調設備。
在使用燃燒設備時,如煤氣爐、壁爐、熱水器、取暖器等,一定要確保通風暢通,避免因通風不暢造成二氧化碳升高,甚至伴隨一氧化碳風險。
在長時間不通風的場所,如車內等人、會議室里連續開會幾小時、封閉環境下連續工作等,要適時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或者打開窗戶進行通風換氣。
此外,如果發現新風系統或通風設備失效,如中央空調過濾或通風系統損壞,應及時聯系相關人員進行維修,避免二氧化碳濃度逐漸升高。
清新空氣對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無論是高鐵運營方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重視密閉空間內的空氣質量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濃度,珍愛生命,從擁有清新空氣做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