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
《重慶日報》17版整版報道
江津緊緊圍繞
“一樞紐三高地”建設目標
立足“工業強基、營商聚勢、治理煥新”
三向發力
繪就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圖景
工業強基 營商聚勢 治理煥新
江津 三向發力繪就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圖景
一年來,江津區堅持干字當頭,快馬加鞭、只爭朝夕,緊緊圍繞“一樞紐三高地”建設目標,強化黨建統領,統籌抓好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立足“工業強基、營商聚勢、治理煥新”三向發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先進制造業新高地,鍛造西南總部經濟首選地,聚力招大引強、招新引優、招才引智,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以工業二次騰飛為引擎,實現城市治理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現代化新重慶樞紐之城建設展現新氣象、邁出新步伐。
▲區行政中心 記者 袁孝椿 攝
彰顯工業大區擔當
打造成渝地區先進制造業新高地
在重慶樞紐港產業園啟動建設一周年之際,江津區在通道建設板塊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今年一季度,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累計開行401列,運輸20074標箱,同比增長21%,全市占比40.1%、排名第一,通道物流網絡覆蓋全球127個國家及地區的560個港口。
“工業是江津經濟的基石,樞紐港產業園是江津的‘一號工程’?!苯騾^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江津提出工業園區再創業再出發,打造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產城融合的新型園區,加快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先進制造業新高地,“沖刺國家級開發區,實現工業二次騰飛?!?/p>
▲珞璜港全面實現“水公鐵”無縫銜接,年貨物吞吐能力達2000萬噸。江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向“新”而行、向“鏈”集聚。江津區提出加快構建“3+3+X”現代產業集群,即發展壯大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消費品、新能源及新型儲能3個主導產業集群,升級壯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其零部件、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3個支柱產業集群,培育壯大低空經濟、丘陵山區農機裝備產業等X個新星產業集群。
“存量挖潛提質、增量向新提能、平臺升級提效?!苯騾^相關負責人稱,以產業鏈強基、創新鏈驅動、服務鏈提質、生態鏈升級“四鏈融合”為支撐體系,通過AI+賦能行動和“老樹新枝+新苗成林+厚植沃土”的系統打法,推動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戰略性新興產業“拔節生長”,未來產業“破土而出”。他表示,“要形成存量提升、增量突破、平臺躍升的發展矩陣,實現江津工業‘量質雙升、新舊共榮、產城共生’?!?/p>
存量挖潛提質,江津推動傳統產業“向新發力”、產業鏈條“再造升級”、存量資產“挖潛增效”,加快實施“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智能化改造專項行動,開展“強基補鏈”專項行動,實施“騰籠換鳥”專項計劃,推動傳統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
▲2025年4月16日,江津區珞璜港,裝滿貨物的貨船到港卸貨。重慶日報記者 齊嵐森 攝
增量向新提能,江津緊扣國家重大戰略所需,迭代提出打造“一樞紐三高地”奮斗目標,運用投行思維、增量思維、閉環思維,大抓招商、大抓項目、大抓產業,始終突出“招有成效”,從土地供給到投產驗收全周期護航,確保項目“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真正把招商簽約的項目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
平臺升級提效,著力打造一流工業園區,推動雙福、德感、白沙、珞璜各組團特色化發展,雙福組團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和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德感組團在深度挖潛上持續用力,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大力發展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先進裝備制造等產業;白沙組團全力打造光伏產業園和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珞璜組團大力發展山地丘陵智慧農機、先進材料等產業,加快建設道恩高分子材料擴能等項目。
數據是成績的最好注腳。2024年,江津工業總量全市靠前,全區實現工業稅收43.5億元,同比增長11.6%。全區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3家,新增創新型企業105家、專精特新企業9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在全市均名列前茅。
厚植投資興業沃土
鍛造西南總部經濟首選地
日前,用地面積約22畝的萬噸級火鍋調味品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簽約落戶江津工業園德感組團。
▲德感工業園供圖
該項目由德感組團存量企業重慶廚大娘食品有限公司再投2億元,購地擴產再建6條生產線,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約1.5億元。公司負責人坦言,追加投資擴產,源于江津優越的營商環境。
“招商引資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但關鍵還在營商環境?!苯騾^招商投資促進局負責人稱,新形勢下,實現招商引資的提質增效,江津以系統思維構建“謀劃—招引—落地—服務”閉環,創新招商方式,優化項目服務,建強載體平臺,優化營商環境,實現從“單一項目招引”到“產業生態培育”升級。他說,“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更是區域經濟行穩致遠的生態基底?!?/p>
為提高招商精準性,江津加快編制“3+3+X”產業鏈圖譜和產業招商地圖,強化主渠道招商,與市發改委、市經信委、渝富集團等單位部門建立信息直通車,選派專人上掛交流學習,定期共享產業政策、項目線索,爭取市級資源傾斜;強化基金招商,推動設立50億元產業基金群,涵蓋引導基金、投資基金、風險基金、S基金、并購基金等,創新基金+基地招商模式,支持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強化產業鏈招商,圍繞優勢產業,鎖定目標企業,延長“上下游”、補齊“前后端”,努力形成協同發展的“雁陣效應”。
▲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供圖
一年來,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圍繞三大主導產業精準招商,全力招引市場主體。全年新落地50億元以上項目2個,10億元及以上、50億元以下項目10個;依托原有農機、汽摩產業優勢以商招商,引進瑞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德鋼高端摩托車關鍵零部件項目等汽摩配套項目10余個,全力以赴聚優成勢集優成鏈。
“招商引資,既要爭取項目快落地、快開工,更要努力快建設、快投產、快達效?!苯蚬I園區負責人稱,持續完善項目“招落建投”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張作戰圖、一個工作專班、一抓到底”,專人全程跟蹤,及時發現推進中的難點、堵點,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問題?!昂葑シ仗嵘?,推進政府、企業‘雙兌現’履約。”
在?精準服務企業上,江津建立“一企一策”紓困機制,推動“服務企業專員”向“碼上服務”迭代升級?,完善線上線下立體化服務體系,重點破解配套不足、審批受限、融資梗阻等高頻難題,實現訴求響應精準度與政策兌現效率“雙提升”。
在強化要素保障上,江津聚焦水電氣訊路等核心要素,建立重點產業園區要素需求動態清單,全力實現基本要素保證供應、亟需要素優先調配、特殊要素精準匹配,實現要素供給與項目周期耦合銜接?。
▲雙福工業園 江津攝協 王化全 攝
在培塑創新生態上,江津在建設創新平臺上下功夫,做強現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打造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和人才資源的“集聚地”,加速科技創新資源集聚。
前不久,江津區還出臺“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一類事一站辦”、惠企政策“點對點”直達快享等12條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現在,江津大力開展規上工業企業遍訪行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全覆蓋、督促辦理100%、年底辦結率100%,積極對接企業所需所盼,強化精準服務、一線服務、全程服務,確保企業平穩生產運行。
數據顯示,江津區去年新引進產業類項目121個,協議引資966億元。新引進中冶賽迪低碳機電裝備成套項目等10億元以上產業類項目14個,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2個,招商實效指數綜合排名全市前茅。
探索城市治理新路
“八大攻堅”繪就幸福圖景
前不久,位于幾江街道的遺愛池“口袋公園”建成投用。
這個小小的公園,面積雖然不大,但卻栽種了20多種植物,每天吸引了周邊群眾來這里打卡休閑。
▲大同路綠化風景線 江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江津,像這樣在街角“長”的口袋公園已有3個建成投用,另有2個體育公園正在加緊建設。
“口袋公園讓綠色真正融入生活,也是高品質生活的重要內容。”江津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江津推動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八大攻堅行動”,堅持急用先行、實戰實效導向,突出“5+2”重點區域(五個街道和白沙、珞璜兩個鎮)先行先試,發揮城市治理與數字建設高效協同作用,著力解決制約城市發展和運行的“城市病”。大力推動城市治理體系重構、能力重塑,加快形成具有江津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
開展“八大攻堅行動”,首先是實施以城市環境“凈化”、城市景觀“綠化”、城市照明“亮化”、城市形象“美化”為內容的“四化”提升行動,聚焦重點區域內入城大道、都市商圈、公園廣場、客運站場、景區景點、交通要道、產業園區、高速路下道口等重要城市節點沿線,全面整治各類環境問題,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老舊小區改造居民得實惠 記者 陳婷 攝
在實施城市品質更新提升行動中,江津區堅持優化“一江兩岸”天際線、山際線和水際線,重點把控“一江兩岸”重要節點和沿線山體景觀特色風貌,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加快完成城中村改造項目,推進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構建城市公園體系,補齊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環境,塑造“沿線整體美,點上有精品”的獨特城市風貌。
與此同時,江津區還相繼實施城市交通緩堵保暢行動、城市運行除險清患行動、城市秩序治亂護安行動,加快軌道交通、城市道路建設,因地制宜推廣應用可變車道、潮汐車道、定向車道,開展停車綜合治理;推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與城市運行安全有機融合,推進城市道路全生命周期管護、強化城市內澇點整治、推進消防安全管理;開展“津城護學”“津城助醫”專項行動,探索開發AI輔助執法監管功能,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服務更便民、城市更文明、社區更和諧?!苯騾^相關負責人介紹,江津區還實施城市服務惠企便民行動、城市文明培育實踐行動、城市社區和諧共建行動,打造城鄉社區綜合服務體,配齊托育、醫療、養老、助餐、停車、充電、休閑活動等設施和服務功能,推動“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建設;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作為推動城市現代化治理的重要抓手,持續開展十件“小案小事”治理專項行動,進一步強化城市文明培育實踐;深化黨建統領網格治理提升,迭代“津管家”工作法,培育打造“紅巖先鋒物業”。
▲重慶駝航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駝峰”500重載無人機正在執行任務中。江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開展“八大攻堅行動”,江津區還持續強化AI賦能城市治理能力,完成區級視聯網平臺建設和全區應急、消防、水利等38個區級部門、30個鎮街共68個視聯網建設點位安裝,實現市-區-鎮街三級互聯互通;領題建設“無人機+綜合巡查”場景,構建“空—地—人”立體感知網絡,與區運管服平臺、三級治理中心實現無縫對接,為城市治理提供“全、快、多、跨、智”的綜合巡查解決方案,確保風險隱患早發現、快處置。
一年來,江津區依托數字賦能,對轄區8.9萬余名“一老一小”等重點人員給予周期性關懷與常態化照料;承接市級下沉市場主體數據2.19萬條,成功協助解決544個企業運營難題、化解180個生產要素堵點。
數說>>>
江津建設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成效
●2025年一季度: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開行401列,運輸20074標箱,占全市總量40.1%,覆蓋全球127國560個港口。
●2024年工業稅收43.5億元,同比增長11.6%;新增規上企業33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9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
●2024年新引進產業項目121個,協議引資966億元,含14個十億級項目(2個50億級),招商實效指數全市領先。
●實行“招落建投”全生命周期服務,土地供給至投產驗收周期壓縮30%;“要素動態清單”覆蓋水電氣訊路等核心需求,項目“拿地即開工”比例達95%。
●推出“碼上服務”“一類事一站辦”等12條舉措,規上企業服務覆蓋率、問題辦結率均達100%。
●建成68個視聯網節點,構建“空-地-人”立體巡查體系,風險隱患處置效率提升70%。
●依托數字化平臺服務8.9萬“一老一小”重點人群,解決企業運營難題544個、要素堵點180個。
●城市更新完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2個,整治內澇點25處,新增可變車道8條,AI輔助執法覆蓋80%重點區域。
重慶日報記者:羅晶 王琳琳 馬菱涔
編輯:李婉齡 編審:吳 剛
值班副總編輯:易志慧
總編輯:黃 艷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