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鵝,鹵鵝,
盯一眼走不脫!
一夜之間,全網都在瘋狂搜索一只鵝。
榮昌鹵鵝!
不久前,本土網紅“鹵鵝哥”對海外網紅“甲亢哥”的幾次“投喂”,讓這只油光水滑的鹵鵝狠狠撞進了全世界的視野。不同于廣式燒鵝的皮脆流油,也不同于潮汕鹵鵝的微甜姜香,榮昌的鹵鵝主打一個極致的耙軟細嫩、五香味十足,鵝油絲絲縷縷地揉進肉里,直叫人吃了一口還想下一口。
一場跨國界的美食邂逅, 讓鹵鵝火到了時代的浪尖。 圖/榮昌江哥
網購的鹵鵝還沒吃到嘴,早有游客把熱烈的目光投向大鵝背后的寶藏美食小城。
榮昌——或者按照川渝方言的傳統發音,可以喚作“云昌”——這座重慶最西邊的小縣城(如今已成為市轄區),平常被重慶主城的光芒所掩蓋,但她所擁有的美食卻逐漸散發光彩,美味又豈止是一只鹵鵝?
莫要以為川渝味道就是一味的麻辣辛烈,作為“湖廣填四川”的重要集散地,又是成渝之間的陸地“旱碼頭”,榮昌的味道充滿了移民小城的通達色彩:火熱、厚重又包容。皮酥肉嫩的烤乳豬、熱氣騰騰的羊肉湯,足以填飽你對肉食的渴望;想感受能量爆棚的碳水快樂,更有鮮美溫厚的鋪蓋面、酸酸辣辣的黃涼粉、米香清甜的豬油泡粑,每一樣都是滿滿的幸福感。
鋪蓋面和豬兒粑,溫柔可愛的好味道! 攝影/大偉
鹵鵝,掀開了榮昌美食寶庫的冰山一角,還不快來看看,這座小城還有多少深藏不露的味覺傳奇?
鹵鵝,鹵鵝,盯一眼,走不脫!
鹵鵝,這是個比較正式的稱呼,榮昌本地人更愿意輕快地喚它一聲——鵝兒肉。
在榮昌的街道上,走不出百米,總能看到幾家賣鵝兒肉的店鋪。吃鵝兒的時間大約是在中午或傍晚,飯點兒快到了,大街小巷都響起菜刀剁在菜板子上“邦邦”宰肉的聲音。濃濃的鵝肉香味兒就伴著這樣的響聲彌漫開來,順著路人的鼻子尖爬到喉嚨管,小爪子一樣勾出人的口水。再看看鵝兒那金黃金黃的皮,粉嫩粉嫩的肉,哪兒還邁得動步子?不一會兒,店鋪門口就排了一長串人。難怪當地人常說:“鹵鵝,鹵鵝,盯一眼走不脫!”所以你也就能理解,為什么小小的榮昌一年就能賣出500萬只鹵鵝,這幾天的線上訂單更是翻了倍。
看一眼鹵鵝,誰還走得動道啊? 攝影/大偉
許多人吃鵝,都愛吃鵝皮底下那一層厚厚的肥油,而鵝肉本身,因為纖維粗重,難免干柴,倒成了可有可無的陪襯。榮昌的鹵鵝卻不是這樣,皮兒飛薄如紙,微微帶著一點韌性,牙齒輕輕一嗑就破了,于是深深地咬進肥美的肉里——那肉極細極嫩,幾乎吃不出來纖維感,耙而不爛,口口脫骨——鵝油和鹵汁一下子涌出來,咸香咸香,十足的過癮。
榮昌鹵鵝的皮很薄,但一點也不缺少油脂。 攝影/大偉
榮昌的鹵鵝是五香味為主,白嘴吃就已經層次感很豐富了,加上蘸水佐料就更不得了。蘸水里最要緊的是油海椒,炒香的二荊條潑上燒熱的菜籽油,香得直沖鼻子。有了油海椒,再加蒜泥、蔥花、花椒面、醬油等,最后澆上一勺濃濃的鹵湯原汁。夾一塊鵝肉,一筷子到底蘸個均勻,輕輕入口,只覺得辣香、麻香、焦香、鹵香、鮮香在舌頭尖上綻開,一塊鵝肉吃出百十種滋味。
香而不辣的蘸水是靈魂,一定要大膽蘸到底。 圖/視覺中國
川渝人自來就有吃鹵味的習慣,不過常吃的是鹵雞鹵鴨和鹵二師兄,鹵鵝倒不大常見。有人推測,榮昌鹵鵝或許與潮汕鹵鵝有一定“親緣關系”——清初“湖廣填四川”時,進入成都平原必經之路上的榮昌確實接納了大量移民。不過潮汕人講究吃“獅頭鵝”,體型大、皮肉肥,榮昌鹵鵝選用的卻是本地的白鵝。這種白鵝屬于中型鵝種,皮薄肉嫩,脂肪勻稱,早在光緒年間就被列為本縣的重要特產,特別適合這一方水土的鹵鵝手藝。
榮昌白鵝的樣子清秀,肉質特別好。 圖/視覺中國
老鵝肥而肉柴,小鵝肉薄無膘,要鹵出最好、最嫩的鵝兒肉,就要選剛長到八、九十天,體重八九斤的白鵝。鹵汁的湯底是雞骨架配上砸碎了的筒子骨熬成的,鹵料是各家鹵鵝店的“不傳之秘”,不過大抵以小茴香、八角、桂皮、丁香等為主,總共二十多種香料,是濃濃的川派五香味兒。一只只剝光洗凈的白鵝在鹵鍋里“撅著屁股”,讓鹵汁浸透了鵝腔子,大火煮、小火燜,前前后后鹵上一個來小時,才能鹵得味道均勻、內外皆香。最后還要掛一道糖色,把鵝皮染成誘人的金黃色。
每一家鹵鵝店都有獨特的鹵料配方, 在這里只列出了一些常規配料。
鹵鵝的時候,鵝翅膀和鵝腳板是要切下來單鹵的,它們的肉太薄太嫩,容易鹵爛。買鹵鵝時,不妨買兩個來嘗嘗。鵝腳板軟軟脆脆,鵝翅膀上皮多肉少,有膠質的口感,用牙齒撕著吃,嚼勁兒剛剛好,吃了肉別忘咬碎骨頭吃骨髓。鹵鵝肝更妙,肝臟特有的腥味兒一絲也無,夾一塊入口,只有濃濃的脂香,最適合下酒。
鵝翅、鵝掌,也是不容錯過的美味! 攝影/大偉
如今榮昌的鹵鵝火了,網上假冒的店鋪也多起來,在這里要提醒大家一句:如果一家店鋪直接以“榮昌鹵鵝”作名字,多半不大正宗;本地人常吃的老店都是各有各的字號,如小羅、小薛、陳老五、蔡八娃等,姑且算是一個辨別真偽的小竅門吧。
每到飯點,鹵鵝店鋪門口就排滿了人人人人。 攝影/大偉
“熊貓豬”、羊肉湯,
榮昌藏著多少肉食寶藏?
別看鹵鵝現在火得一塌糊涂,其實已經是榮昌的“二代網紅”。倒推幾年,問問本地人,榮昌啥子最出名?——當然是榮昌豬!
這可是一頭“世界名豬”。作為世界八大優良種豬之一,它肉質鮮嫩多汁、肌間脂肪多,而且風味絕佳,繁殖力還很強,早就是國家一級保種資源。因為它身子白、眼圈黑,人們還送它一個可愛的名字:“熊貓豬”。為了呵護這些“熊貓”,榮昌人建設生豬大數據中心,智能化養豬,活脫脫打造出“未來豬場”。
重慶榮昌舉辦賽豬會,活動現場的榮昌豬崽。 圖/視覺中國
要怎么吃,才不算辱沒了這么寶貝的“熊貓豬”?做回鍋肉、燒白都是上上之品,但烤乳豬才是榮昌人的最佳選擇。榮昌豬本就又肥又嫩,四十多天的小豬崽肉質更添一分軟爛順滑,無需過度調味,自帶一股子淡淡的乳香。為了保證最佳的口感,烤乳豬不能提前備料,必須現殺現吃,所以大店很少,常以小規模的預訂為主。外人想來品嘗,千萬記得找個本地老饕帶路。
攝影/吳品恩,圖/圖蟲·創意
烤乳豬的每一個部位都有不同的火候要求,
口感豐富又精細。
烤乳豬是私房盛宴,羊肉湯則是更大眾化的日常美餐。
榮昌人的一天,時常從一碗盤龍羊肉湯開始。羊肉湯館子的標配是一口大鍋,羊肉、羊大骨、羊肚、羊腸子熱騰騰地在鍋里翻滾,讓羊油滾沸成一色的奶白。要小心,羊肉的味道有點膻氣,可是“無膻味不羊肉”,專有人特愛這一口。點一碗湯,配一碗飯,趁熱喝湯,夾一筷子軟乎乎胖嘟嘟的羊腸子,蘸水里使勁兒一滾,鮮辣的味道詮釋著“開胃”的真諦,一碗飯頃刻就下了肚,叫人一整天都有力氣。
盤龍羊肉湯白而清亮,鮮美至極。 攝影/大偉
厚重、爽滑、甜蜜蜜……
街頭碳水大狂歡!
榮昌勾人的美味不止肉食,碳水中怦然爆發的煙火氣更讓人心動。中國人到底是稻麥養出的脾胃,再饞人的葷腥也需要在粉面糕粑里尋個落腳處。
重慶人是愛吃面的,不過主城區里吃的是小面,榮昌人最愛的是鋪蓋面。
豌雜鋪蓋面,永遠的經典口味。 攝影/大偉
所謂“鋪蓋”,就是被子,形容面皮寬大軟和、綿綿乎乎,真跟碗里鋪了一床被子一樣。做鋪蓋面,面案師傅的手藝很要緊,要把一團韌性十足的灰面(面粉)三兩下拉扯成薄厚均勻的“鋪蓋”,不下三五年的功夫可不行。面的口味上,不似川渝常見的紅油霸道、麻辣生風,倒是清亮的土雞湯打底,拌上耙爛的豌豆和噴香的肉沫雜醬。一口下去,面皮筋道又肉頭,暖暖和和地滑下肚,只感到整個腸胃都柔柔地舒展開。
一揪一扯,很考驗師傅的手藝。 攝影/大偉
黃涼粉就要俏皮得多。這涼粉是拿豌豆做的,不似川北涼粉雪白爽利,滑溜之中帶著幾分粉粉糯糯的小溫柔,還有清新的豆香時隱時現。調味靠的是花椒、香蔥、蒜泥、油海椒,想把味道牢牢掛在涼粉上,還得調一味靈魂“鹽芡”——淀粉加鹽巴,調成略帶一點黏糊的芡汁。挑一筷子,顫顫巍巍的,紅亮的料汁直往下淌,一嗦入魂。
爽口暢快的黃涼粉。 圖/視覺中國
豬油泡粑也是不得不嘗的——泡粑,又叫白糕,是川渝一帶常見的小吃,大米泡發磨漿發酵,加糖,蒸出來軟糯暄乎,甜絲絲的。榮昌泡粑的獨特之處在于加入了豬油和土雞蛋,色澤微黃,帶著豬油特有的甜香味和油潤感,一吃就停不下來。
碳水加豬油的美味還有“銀絲卷”,是把加了糖的面劑子揉得面條一樣長長的,盤成花卷狀。盤的時候要抹豬油,蒸好后就有微微起酥的效果,咬起來層次感十足,也可以一點一點撕著吃,又香又甜,絕對不會膩。
清甜誘人的豬油泡粑和銀絲卷。 攝影/大偉
如果你對“糯嘰嘰”的口味有所偏好,那可千萬不要錯過“豬兒粑”。所謂“豬兒粑”,其實和成都附近所說的“葉兒粑”大致是同一種東西,形狀圓滾滾的,趴在粑粑葉上,活似一窩小豬崽兒,因而得了這么一個可愛的名字。大米粉混了糯米粉做皮兒,黏黏糯糯白白凈凈,里面包裹的餡兒是可甜可咸,咸味兒的比較常見,醬肉的、蔥肉的都有。最受歡迎的是豬肉豇豆餡兒,用本地榮昌豬做的肉沫,咬一口滿嘴流油,豈一個香字了得!
可可愛愛的豬兒粑,美味又飽腹。 攝影/大偉
鹵鵝一夜爆火,讓潑天的流量砸向小城,而榮昌也正努力踮起腳尖,向全世界展示著自己的光芒。
不過,榮昌最引人矚目的并非“網紅”的冠冕,而是平凡之中的本真味道。這座小城實誠、自在,又舒展,把最平淡的生活醞釀成煙火升騰的人間至味。流量或許會起起落落,而小城依舊故我——她能接得住全球訂單的十萬火急,也盛得下老灶頭里咕咕嘟嘟的半日時光。
榮昌還有許多值得挖掘的美味寶藏! 攝影/大偉
文 | 貓騎士
圖片編輯 | 王家樂
首圖 | 大偉
封圖 | 大偉
參考資料
《巴蜀江湖菜:歷史調查報告》
《人間至味鹵鵝香》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