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漫垂虹,扁舟系岸吳江潮”,近日,劇綜《江南·十二場歡聚》正式在吳江亮相。伴隨一首充滿創意的主題歌《長虹少年吟》,何賽飛以一段濃郁的“江南氣息”戲曲念白朗誦開場,與凱麗、徐俐、趙文瑄、李宗雷等演員合唱此曲,帶動與臺下“短視頻綜藝”50位導演代表的互動。
學習型師生共塑學習型綜藝
《江南十二場歡聚》旨在培養“學習型演員”,不僅體現在“聲臺形表”的培訓上,并且包含思政、心理、法律等各種文化學科的技能。
現場,陳寧、凱麗、何賽飛、趙文瑄、徐俐、劉菲等各學科節目班主任一一登臺。
思政課班主任、北京市文聯原黨組書記陳寧表示,“思政”對年輕人而言是導航器、加油站,在這檔綜藝中不僅可以看到表演表達,還有選手在社會中思維方式的態度樣貌。作為心理課班主任的劉菲認為,希望通過心理課告訴年輕人,如何把自己快速沉浸到角色中,又能抽離出來,保持自己的內心穩定。
而趙文瑄則希望年輕人在學習中,“能去掉一些表演上的固有模式,找回清新、自然。”
從主持人“跨界”到戲劇舞臺,再到綜藝節目中,徐俐表示,可以有機會和年輕人一起“玩”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在充滿歷史人文的山水空間里,會是一次愉快的經歷。”凱麗則表示,她將把自己幾十年的人生經驗、演藝之路都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年輕人,“演藝是一條紛繁復雜的賽道,也希望可以幫助到年輕人在表演之外,應對職業的平常心。”
法律班主任劉律師稱,大家對“法律”有著刻板印象,認為節目呈現的可能就是“普法”,“其實我們會帶著學員一起以情景演繹的方式回到歷史,回看一段段歷史案件,發現和當代的共通性,在歷史時空中進行學習。”
12張卡牌獲得者將出演年終大戲
同時,《江南十二場歡聚》的賽制設置、內容也逐一揭開面紗。賽制規定36位少年要爭奪12張身份卡牌,其中包含范蠡、白居易、辛棄疾、文天祥、計成等歷史文人,他們是榜樣更是行動動力。
少年們將分成“衣食住”三大陣營,在競爭中逐漸靠近心目中的角色。獲勝的12位少年將走入年終歌舞大戲《江南十二場歡聚》。
節目將于8月中下旬在優酷、浙江衛視同步播出。目前全網共1522名選手報名,其中不乏美國、墨西哥等國際學子加入,更匯集了蒙古族、彝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的選手,他們將以獨特的民族文化為節目注入鮮活力量。
短視頻綜藝和短視頻音樂綜藝同時發布
與《江南十二場歡聚》密切相關的短視頻綜藝和短視頻音樂綜藝也同時發布。
其中,短視頻綜藝將邀請200名創作者,圍繞選手、班主任等節目內容拍攝一分鐘的短片。“沒有總導演,有的只是總編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天短視頻拍攝設置一個主題詞,編輯部來審核,總導演就是短視頻團隊的每一個創作者。”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影視傳媒系主任樊啟鵬介紹,這次短視頻的拍攝包含北師大在內的多個高校學生團隊,讓年輕人自己來記錄、觀察,最終形成矩陣來傳播。比如,吳江融媒體中心,將組織由兩百名大學生組成的短視頻綜藝導演團隊參與其中。
“短視頻音樂綜藝”名為《聲音地圖》,海西音樂副總監寧龐珊介紹,節目以聲音刻畫江南的靈魂,將創造四首極具江南特色的原創歌曲,作為對主節目的補充,“我們希望從對音樂的共創,激活大家對江南的共鳴。”
據悉,最終入選綜藝《江南十二場歡聚》的36位選手,將于5月在北京正式亮相。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編輯/劉忠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