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彭博社近日報道,由于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中國煉油企業對美國石油的采購量大幅削減了90%,轉而以空前規模從加拿大進口原油。報道稱,加拿大西部的跨山管道擴建項目(TMX)去年投入商業運作,為中國和其他東亞石油進口國獲取艾伯塔省油砂區的豐富原油儲備拓展了渠道。報道引述貨物跟蹤和分析公司Vortexa Ltd.的數據稱,今年3月,從跨山管道終點附近的溫哥華港運往中國的原油進口量飆升至前所未有的730萬桶,這一數字有望在4月進一步上升。
這意味著美國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損失了十幾億美元,雖然4月份的數據還未統計,但中美依舊沒有坐下來談判,這些石油貿易份額自然也會持續交給加拿大,算下來可就是數十億美元的損失了。至于為什么要交給加拿大,理由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自特朗普2024年當選以來,就不斷放出狠話要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個州”,采取的手段包括對加拿大加征關稅、通過輿論裹挾和貶低加拿大在國際上的存在感,以及讓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引咎辭職。
特朗普(資料圖)
加拿大之所以長期都唯美國馬首是瞻,主要就是因為該國無論是貿易出口,還是安全保障都無法擺脫對美國的依賴,而支撐加拿大經濟體系的石油出口,更是依賴美國這個大買家。這也就是美國敢于將加拿大當成“奴才”對待的主要原因,因為美國知道加拿大沒有說“不”的資本和底氣,除非他們有膽量與美國經濟脫鉤。不過,加拿大在面對美國關稅大棒打擊時,因不再有退路,必須竭盡全力進行反擊博一線生機
加拿大新總理馬克·卡尼上臺后開始新官三把火,畢竟也要對自己政績和選票負責,所以出手也比較狠,對美表態強硬立場,竟然無心插柳,意外成為這場中美能源變局的催化劑。這位在渥太華國會山喊著"能源自主"的加拿大領導人,做事也還算雷厲風行,不僅加速批準了跨山管道擴建項目,更在北極資源開發問題上與中國達成戰略默契,可以說人家目前還是識大體懂進退的。因此,在他的主導促成下,中加能源合作已超越單純生意合作買賣,在此升華演變成了對抗美國貿易霸凌
石油開采(資料圖)
最近一段時間,加拿大社會“硬剛”美國的“名場面”可謂屢見不鮮。從加美兩國冰球運動員在賽場大打出手、現場觀眾齊噓美國國歌,到加拿大各地下架美國酒類商品,再到“雪鳥”一族放棄冬天奔赴美國溫暖南部度假……很多人將“We resist 51st(我們反對成為第51個)”字樣貼紙貼在各類物品上,抵制特朗普揚言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州”的挑釁言論。“Elbows Up”(肘部向上,寓意反抗)成為加拿大時下最火的口號,出現在T恤、棒球帽和汽車保險杠等各類物品上。
如今留給美國企業時間已經不多了,由于中美兩國遲遲打不成協議,如果等市場完全飽和后,那么美國企業再想搶占中國市場已經不可能了,尤其是農業產品,中國不進口美國農產品完全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在這場因關稅政策引發的“蝴蝶效應”中,美國企業無疑是損害最大的一方,特朗普的關稅大戰看似是為了美國謀求利益,實則是在損害美國自身經濟利益、企業利益以及消費者利益。
加拿大新總理馬克·卡尼(資料圖)
中美之間的關稅戰已進入深水區,考驗的是雙方的韌性和持續應對能力。據德國數據分析公司預測,2025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將大幅減少,但在其他市場如北美、南美及非洲的出口會有顯著增加。這種貿易結構的調整顯示出中國的經濟韌性和戰略靈活性,相較之下,美國在貿易戰中的持久力尚有待觀察。在未來,中國需要繼續保持冷靜和智慧,通過加深多邊合作和堅實的經濟基礎,應對各種可能的國際挑戰。進一步提升國際地位,建設更加穩定和繁榮的國際秩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