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早盤,黃金再度拉升,現貨黃金最高報3441.67美元/盎司,續創歷史新高;COMEX黃金向上觸及3448美元/盎司,同樣創出歷史新高。4月21日,現貨黃金收漲近3%,COMEX黃金漲超3%,均創出歷史新高。
中航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K說聯盟成員鄧海清就黃金頻創歷史新高一事發表觀點,他表示,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警示:“國家的靈魂是信譽,失去它則如燈塔熄滅,航船觸礁。”這句話在特朗普關稅戰引發的驚濤駭浪中得到驗證,黃金價格以近乎垂直的曲線從 2024 年末 2400美元/盎司飆漲到 3600 美元/盎司,上演一場黃金暴漲的狂歡盛宴。毫無疑問,這背后早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市場供需邏輯,而是折射出美元信用根基的全球性信任危機。自2008年以來,黃金價格上漲經歷了三重驅動的邏輯。
第一波上漲潮(2008-2020年):量化寬松與貨幣幻象驅動的央行大放水驅動邏輯。
美聯儲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開啟的量化寬松(QE),本質是一場現代貨幣理論的“社會實驗”。當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從9000億美元膨脹至2020年的7.4萬億美元時,美元作為“無風險資產”的底層邏輯已被悄然改寫。黃金在此期間從680美元升至1900美元,表面是流動性泛濫的產物,實則是市場對央行無限印鈔權的本能防御——當貨幣發行脫離實體財富約束,持有黃金即是對沖“紙資產”貶值的最原始策略。
這一階段的黃金上漲仍屬于“溫和型”。彼時的美元雖顯疲態,但美國科技霸權與軍事威懾仍維系著全球對美元的路徑依賴。黃金的上漲,更像是經濟周期中的常規避險,而非對美元體系的根本性質疑。同時,納斯達克上漲帶來的股市回報率要遠高于黃金投資。
第二上漲潮(2021—2024年):拜登經濟學與財政赤字的通脹狂歡驅動邏輯。
量化寬松( QE )主要還是被動型因為流動性需求注水和擴表,效應還是比較間接的。拜登經濟學更加直接了很多,動用財政赤字發錢擴張需求,1.9萬億美元“美國救援計劃”和《通脹削減法案》是代表作。聯邦赤字率連續三年突破6%,M2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速一度飆升至27%,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在2022年沖上9.1%的40年峰值。此時,黃金突破2000美元的邏輯已從“防貶值”轉向“抗通脹”——當財政赤字貨幣化成為常態,黃金作為終極支付手段的“反法幣”屬性被徹底激活。
在傳統模型中,實際利率與黃金呈負相關,但2023年開啟美聯儲暴力加息周期,美債實際收益率升至2%時,黃金反而逆勢上漲15%。這吊詭的現象揭示了,市場開始質疑美聯儲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因為持續失控的財政赤字,當政府債務/GDP比率達123%,那就意味著,高利率會壓垮財政未來的可持續性,黃金反而成為押注政策自我矛盾的“反向期權”。
第三上漲潮(2024—至今):特朗普關稅戰與美元秩序的裂變驅動邏輯。
2024年底特朗普再次當選總統后,提出“對華60%關稅+無差別貿易戰”,標志著華盛頓共識主導的全球化體系終結。2025 年 4 月初,特朗普政府祭出“對等關稅”貿易戰,企圖通過差異化稅率和基準關稅重構全球貿易規則,重創全球經濟增長和金融市場。特朗普與美聯儲鮑威爾的降息之爭,更加動搖了美元信譽的根基。市場意識到,美元已從公共品蛻變為地緣博弈工具,這輪金融市場動蕩中美元美債開始失去避險功能。據IMF數據,2023年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達1136噸,連續第二年突破千噸,而美元在外匯儲備中的份額降至58%的歷史低位。
所以,此輪黃金暴漲的本質,是“去美元化”從政治口號變為集體行動。新興市場央行瘋狂購金,并非因其相信黃金能創造收益,而是對美元單極體系的不信任投票。當歐元區發行首筆數字歐元債券、沙特接受人民幣結算石油、印度與阿聯酋建立本幣結算機制時,黃金成為過渡期最可靠的“中立貨幣”。這種需求不再受制于美聯儲利率或通脹數據,而是與國際權力轉移深度綁定。
那么,現在是抓緊上車投資黃金的好時機嗎?答案是 NO,現在黃金狂潮已經處于是在懸崖邊舞蹈。
歷史經驗表明,避險驅動的資產狂歡往往以劇烈波動收場。1980年黃金在冷戰危機中沖上850美元,經通脹調整后相當于當前3000美元。但是,隨后二十年暴跌70%;2020年疫情初期黃金突破2000美元,又在疫苗問世后回撤18%。當前金價的脆弱性因素有:(1) 特朗普關稅政策修正,比如或中美在關鍵領域達成階段性妥協,市場風險偏好可能瞬間逆轉。 (2)技術替代沖擊,央行數字貨幣(CBDC)與區塊鏈結算系統的成熟,可能部分消解黃金的結算貨幣功能,使其回歸商品屬性。 (3)科技股信心回歸沖擊,我認為“黃金的價值本質是國際政治權力的副產品,它無法像科技股那樣捕獲生產率躍升的紅利”。1990年至今,納斯達克指數年化回報率12.4%,遠超黃金的5.2%。在AI革命重塑全球價值鏈的當下,過度配置黃金無異于看“觀后鏡”倒車避險,而應該多開遠光燈才能看到新賽道,科技才是未來的財富發動機。
這波黃金的史詩級上漲狂歡,映射出舊秩序裂痕擴大的集體焦慮。但這輪狂潮終將退去,因為人類不可能退回金本位時代,解決問題的鑰匙仍在于重建信用貨幣的紀律。對于投資者而言,當前黃金已非“避險資產”,而是“風險資產”。控制沖動,不要輕易入場這場豪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