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執著投喂全球頂流“甲亢哥”而走紅的榮昌“鹵鵝哥”林江,最近太忙了。
4月16日至18日,南都、N視頻記者在重慶榮昌跟訪的3天里,他分別出席了由當地舉辦的一場座談會和一場交車儀式,開啟了走紅之后的首場公益直播,與榮昌區委書記、區長頻繁“同框”;其余時間,還配合拍攝了榮昌文旅宣傳片,為郵政公司新開通的“川渝鹵鵝專線”站臺,在剛剛開業的實體店前招待遠道而來的粉絲……
不算直播器材,他至少隨身攜帶兩部個人手機,但四面八方打來的電話,還是時常沒空接聽。在等待記者調試錄像設備的空檔,林江短暫放棄了“表情管理”,讓自己半躺在椅背上,頭耷下來刷手機。疲憊從他還帶著笑意的臉上浮現出來。林江告訴南都記者,這段時間,他都是凌晨四五點才入睡。榮譽和重任在身,他非常開心、非常感動,更不敢懈怠,“還是要緊緊地抓住這次機會,給家鄉帶來更大的曝光”。
同樣全力以赴的,還有榮昌的公職人員。事實上,當地此前已在著手培育本土網紅主播,林江八天五城追逐“甲亢哥”的后半程,也有來自家鄉的支援與助力。自從林江帶火榮昌鹵鵝以來,當地區委、區政府更是加班加點,制定了各種方案、策劃。
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提到,他們要主動接住這波流量,把游客“引進來”、把特產“賣出去”,讓網絡流量變成榮昌經濟發展的增量,為榮昌的文旅產業和鹵鵝產業助力。
“鹵鵝哥”林江。南都記者 侯婧婧 攝
“五擒甲亢哥”
4月10日,“鹵鵝哥”林江被授予“榮昌鹵鵝首席推介官”和“榮昌美食全球推介使”稱號,成為霸屏熱搜的知名網紅。而在半個多月前,他的直播間還乏人問津,門店經營不善,房貸逾期……
一切轉機始于追逐“甲亢哥”這個念頭。“甲亢哥”,網絡id“IShowSpeed”,是坐擁千萬粉絲的超級網紅。今年3月,林江偶然刷到“甲亢哥”來中國的消息,便開始密切關注他的動向。盡管并不知道確切行程,也不會講英語,還是堅定地踏上了“圍追堵截”之路。
林江出生于1976年,今年49歲,是榮昌本地人。初中畢業之后,他隨父母去了湖北,大學又回到重慶學建筑工程。因為不安于工地上的生活狀態,后來嘗試過幾次實體創業,涉足七八個行業,無一不以失敗告終。也許是認為自己還沒有安身立命,他一直沒有成家。
近幾年為照顧父母,林江選擇回到老家發展,2023年開始經營自媒體,圍繞當地生活和農村題材進行短視頻創作、從事助農帶貨直播。為了“蹭流量”,還努力追逐全國性的網絡熱點,用有限的積蓄到處奔走。
他告訴南都記者,之所以要把心血傾注在自媒體賽道上,是因為他覺得這是自己“最后的出路”。即便他自認“沒有才藝、不太適合做自媒體”,但還是一直在堅持學習、嘗試改變。
“做久了之后,慢慢地就會有一些‘網感’,有一些讓你很有自信的狀態。我相信,現在是流量文化的時代,總有一天我會把它做起來,這個是堅定不移的。”
為了第一時間吸引眼球,林江置辦了一件東北大花棉襖,不同場合都在穿;他研究以往的爆火案例,包括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哈爾濱冰雪節等文旅“爆款”,并曾向開封王婆、菏澤郭有才等網紅取經,反思為什么其他人能火,自己不能。
他還在“實戰”中發現,為了吃到大的流量,“必須站在第一排”。為此,曾提前十幾個小時占位,不吃不喝也不敢離開。
追逐“甲亢哥”,對他來說就像最后的奮力一搏。他是借錢自費出發的。啟程之前,林江認真分析了“目標人物”的喜好,比如得知“甲亢哥”是C羅的粉絲,特意買了一件紅色7號球衣。
臨行時,他還帶上了一只家鄉特產鹵鵝。對于這一點,林江也是有過取舍的,最終認為榮昌鹵鵝在川渝美食的基礎上融合了湖廣移民的口味,好吃不辣,很多人都能接受,而且便于攜帶。
之后的故事,被網友概括為林江“五擒甲亢哥”,在他的回憶中也是幾經波折,峰回路轉。
成都站是一切的開始。3月31日,林江坐高鐵抵達成都,花了一兩個小時才找到“甲亢哥”的直播地點。“到了現場,整個是烏壓壓一片,全部是人。”林江硬著頭皮擠了進去,“當時有個視頻是從樓上拍下來的,就看見有個人穿著紅大衣在(人群)里面蠕動,非常渺小。”
林江在成都站第一次追到“甲亢哥”,成功投喂家鄉鹵鵝。
終于,他找到一點空隙,“大概就是一只鹵鵝那么寬”,剛好夠他一手舉著直播手機,另一只手將套著塑料袋的鹵鵝極力塞了進去。“甲亢哥”接過了鹵鵝,好奇地問:“這是什么?”說著就撕開一只鵝腿,啃了一口。這時,小個子林江感覺到,他被大塊頭保鏢“拎”了進來,用“散裝英語”跟“甲亢哥”交流了幾句,又被一把薅了出去。
整個過程大概十幾秒鐘,他在全球網友的注視下展示了重慶榮昌鹵鵝,并親耳聽到了“甲亢哥”對家鄉美食的贊譽。他記得,在回去的路上,“所有人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
首戰告捷之后,林江緊隨“甲亢哥”回到重慶,再次近身“投喂”,接著又出現在香港、深圳和長沙,成為“甲亢哥”直播間中的“固定NPC”。越來越多人記住了他,主動提供幫助,也有人開始嫉妒他。就連林江自己的直播間,彈幕中也充斥著“黑粉”的罵聲,說他“陰魂不散”。
“‘節奏’很大。有人說要找人攔截我,不準我上去。”林江向南都記者回憶道,“還有一個給我發消息說,如果你敢來xx(‘甲亢哥’中國行的其中一座城市),我就現場‘真實’你(網絡用語,大意是線下針對)。我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有點害怕。”他的內心也有過斗爭,最后還是決定堅持。
對于“蹭流量”的指責,林江回應:“剛開始確實有這種想法,但是我沒有馬上開‘打賞’圈錢,我也沒有自己的品牌。我蹭這個流量,最大的受益者是家鄉,所以我覺得不丟人。”
家鄉“后援團”
4月4日是清明節放假第一天。在榮昌區公安局任職的陳柯宇難得悠閑,點開手機直播,刷到了林江那一抹醒目的身影。
這時,“甲亢哥”已經結束在重慶的行程奔赴香港,林江也連夜買票繼續追隨,但他在香港人生地不熟,語言交流不暢,不會坐地鐵,又嫌打車太貴,正站在街頭無所適從,神情落寞。沒想到,“甲亢哥”一行突然戲劇性地現身,兩人再次偶遇,直播效果爆棚。
林江在香港再次等來“甲亢哥”,直播效果爆棚。
學過市場營銷的陳柯宇,本身就對這個努力宣傳家鄉的網紅頗具好感,此刻直覺告訴他,如果抓住這次機會,林江真的可能“前所未有地帶火榮昌”。但是僅憑他一個人太難,還是需要幫手。在“厚著臉皮”請示了榮昌區委書記之后,陳柯宇決定犧牲假期,先行前往深圳找林江匯合,以“粉絲”的名義助他一臂之力。
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陳柯宇說,他知道林江是沒有簽約MCN、沒有團隊的,否則自己也不會幫忙。兩人在深圳華強北順利匯合,自此,陳柯宇便成了“家鄉后援團”的首位成員,為“鹵鵝哥”的后續行程護航。行進到長沙站,更大規模的支援和補給到位,頓消燃眉之急。
“有時候運氣很重要,但是堅持去做這個事情是最重要的。而且我覺得,江哥(林江)真的很聰明。”陳柯宇向南都記者舉例,“比如他明明看到了‘甲亢哥’的位置,卻不往里面沖,而是跟我說在‘甲亢哥’回來的必經之路上堵他,這樣效果最好;第二,他很會‘整活’,在深圳的時候,他把音箱打開放歌,然后開始跳舞,通過這種辦法吸引‘甲亢哥’或者團隊的人來關注他;第三,他其實很會說話。”
如陳柯宇所料,“鹵鵝哥”林江成功了。在深圳站的行程中,他與“甲亢哥”共乘一輛車,一起去看無人機表演,在長沙站不小心掉隊時,還被“甲亢哥”惦記,詢問“Where is uncle(大叔在哪兒)”。他執著而真誠的投喂,成了“甲亢哥”回顧中國之行時濃墨重彩的一筆。
密集的網絡曝光,讓榮昌鹵鵝成為搜索熱詞。據統計,受“鹵鵝哥”走紅影響,當地鹵鵝線上訂單平均翻了一番以上,外地游客、各路媒體、網紅大V不請自來,將手機鏡頭對準榮昌……把家鄉和特產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鹵鵝哥”竟然真的辦到了。
“整個過程中,有幾個是我沒有想到的事情。”林江回憶,“第一個沒想到的,就是在我最艱難的時候,區委高書記打電話給我,關心我,鼓勵我,而且還帶來了這么強大的后援團。第二個沒想到的,是在我結束投入投喂回到榮昌,走出高鐵站時,家鄉人民熱情地接待我,為我送來鮮花和鹵鵝。”
他說,“我是去追星的,怎么這么多人來追我?怎么都舉著牌子來歡迎我?然后全部都在拍照攝像,說我是英雄……當天晚上,高書記還請我吃了一頓火鍋,讓我坐他的車,送我回家。我幾天沒換衣服,身上真臭啊,自己都不想聞,他都不嫌棄!”
出席活動的林江被眾人簇擁。南都記者 侯婧婧 攝
如今,“甲亢哥”和他的外國粉絲,親切地把林江稱作“Unc.”(uncle的昵稱),覺得他真誠、溫暖,邀請他到美國做客。很多國內網友對他的評價也從鄙夷轉變為欣賞,稱贊他“對家鄉深沉的愛付諸行動”,“機會總是留給有所準備的人”。
南都記者在榮昌采訪期間,遇見了很多熟悉、喜愛“鹵鵝哥”的市民。
一名景區客棧老板娘告訴南都記者,“鹵鵝哥”在這次走紅之前,就經常用段子和直播的方式宣傳家鄉,只不過當時他是孤零零一個人,沒有這么多擁躉。她對“鹵鵝哥”的印象是“人很好、很熱情”,“感謝他給我們榮昌代言”。
還有不少人專程從外地趕來,要跟“鹵鵝哥”學習。一名河南小伙手捧中牟縣特產大蒜一路追隨,不時插空向林江介紹自己,期望錄到兩人同框的畫面。
南都記者詢問他追逐“鹵鵝哥”的原因,小伙說,“因為我感覺我們很像,都是(推介)土特產。”他希望借助“鹵鵝哥”的流量,讓更多網友也能知道自己家鄉的美食。
“引進來,賣出去”
4月18日晚,林江開啟了走紅之后的首場公益直播。南都記者實時記錄到,直播間銷量熱度一路沖上平臺帶貨總榜前列、零食特產榜第一名。另據榮昌區融媒體中心公布的數據,此次直播吸引了500萬網友在線觀看、互動,成交訂單約3萬筆,總銷售額突破300萬元。
如今的“鹵鵝哥”,儼然成為榮昌的“寶貝”。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表態,領導干部不能天天坐在辦公室、對民間自發力量無動于衷,不能讓熱心宣傳家鄉的好網紅成為“負翁”。
林江回鄉次日,當地就宣布為其報銷五城路費,重獎10萬元。當地多個部門迅速響應。4月14日,榮昌區市場監管局為林江擔任法人的重慶榮昌江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頒發了營業執照,銀行現場為該企業授信100萬元。16日,林江的線下新店開業剪彩,店址就在榮昌區行政服務中心附近。
同日,當地政府幫助林江聯系的律師發布聲明,對擅自使用其姓名、肖像、商標、品牌標識等侵權行為作出警告,保護“鹵鵝哥”的知識產權。
當地舉行的座談會上,林江與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等領導共同坐上主席臺。南都記者 侯婧婧 攝
榮昌區多位公職人員告訴南都記者,榮昌一直很重視網紅經濟,此前就曾舉辦“運營主播特訓營”“網紅主播培訓班”。去年3月6日,當地舉行了“千年榮昌·我為家鄉代言”網絡文明沙龍活動,“鹵鵝哥”(當時還叫“榮昌江哥”)也在受邀之列,并獲頒“棠城好網紅”榮譽。
活動結束后,他在個人賬號記錄:“領導指示要培育引導網紅達人,充分利用‘網紅經濟’,宣傳‘千年榮昌’,讓榮昌的農特產品走向全球……”
不過,當地網紅達人的粉絲體量普遍不大,林江走紅之前也是幾萬粉絲。榮昌區委宣傳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對南都記者感慨說:“一個地方要想培育一個網絡達人、紅人不是太容易,通過一個網絡達人、紅人來帶動整個產業鏈,更是不敢想。‘鹵鵝哥’的出現,讓我們在培育本土網紅這一塊兒更有干勁,相信對其他的自媒體也是一種激勵。”
此前,榮昌最出名的農特產是榮昌豬,當地嘗試了很多辦法營銷推介,比如與年輕人喜愛的馬拉松文化相結合,策劃“豬拉松”。榮昌鹵鵝出圈之后,定于今年5月11日舉行的榮昌半程馬拉松,已經火速被冠名為“鹵鵝馬拉松”,運動服和完賽獎牌也重新設計,突出鹵鵝元素。
除了大力宣傳,推動榮昌鹵鵝走向世界舞臺,近日榮昌區還連續召開鹵鵝產業發展相關會議,要將“鹵鵝哥”爆火作為契機,以政府側、社會側、產業側、企業側“四側”協同推進整個產業提質升級。
當地制定出臺了《榮昌鹵鵝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到2026年,計劃培育龍頭企業3家,發展規模以上企業5家,全區鹵鵝產值超過10億元,產業形態基本形成;構建“中央廚房+區域倉庫+社區零售+電商銷售”的銷售體系,新增銷售店鋪目標1000家以上。
對于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當地也是摩拳擦掌。4月18日晚,在“鹵鵝哥”的公益直播現場,高洪波向全國游客承諾,“五一”期間,榮昌公交免費、停車免費、景點免門票,還將以“線上+線下”的方式舉辦“千年榮昌·2025年榮昌鹵鵝非遺美食消費季”系列文旅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呈現榮昌鹵鵝美食魅力。
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高洪波提到,他們要把游客“引進來”、把特產“賣出去”,力爭讓這波流量變成榮昌經濟發展的增量,讓“網紅”變成“長紅”。
“鹵鵝哥”林江也在準備“升級”。他告訴南都記者,下一步,他要組建專業團隊和直播矩陣,推介更多“榮昌好物”、展現榮昌的人文風情。此外,可能還會做一個自己的品牌,讓各地粉絲吃上貨真價實的榮昌鹵鵝。
對“甲亢哥”發來的做客邀請,林江已經用行動作出回應。“我已經在辦簽證,期待不久之后在美國再會。”
“我們中美兩國的自媒體博主,彼此之間確實有一些契合、相通的東西,同時可以相互學習、交流碰撞,非常地自然、輕松、真實、友好。”他計劃著,到時候帶上更多家鄉特產,可能也會發生更深入的交流。不僅通過美食和語言,還可以包括音樂、舞蹈……
出品:南都即時
采寫:南都記者 侯婧婧 發自重慶榮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