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31日,這是一個在新疆工業發展史上熠熠生輝的日子,烏魯木齊石化總廠大化肥工程在這一天建成投產。這一工程的落成,宛如一顆重磅炸彈,在新疆大地上激起了層層發展的漣漪,它不僅標志著新疆工業邁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更在農業領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與之相關的郵票,也成為了記錄這一時代輝煌的獨特載體。
烏魯木齊石化總廠大化肥工程,坐落于新疆烏魯木齊市東北郊的天山主峰博格達峰下。博格達峰,這座以其雄偉壯麗、神秘莫測而聞名的山峰,宛如一位沉默而威嚴的守護者,見證著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每一個重大變革。大化肥工程選址于此,仿佛是大自然與人類工業文明的一次完美邂逅。它是國家“六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史以來最大的建設項目之一。如此重要的地位,從項目籌備之初就備受矚目,無數人的目光聚焦于此,期待著它能為新疆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這個工程規模宏大,堪稱工業領域的“航空母艦”。它包括從日本等國引進的年產30萬噸合成氨裝置和國內配套的年產52萬噸尿素裝置,還有從奧地利引進的年產1700萬條編織袋廠等裝置。這些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就像是為工程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源泉。合成氨和尿素作為化肥的主要成分,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們的充足供應,能夠為農作物提供必要的養分,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和增產。而編織袋廠則為化肥的包裝和運輸提供了便利,確保了化肥能夠安全、高效地送達農民手中。
工程總投資高達5億多人民幣,這在當時無疑是一筆巨額資金。為了支持這一重大項目的建設,科威特“阿拉伯基金會”提供了部分貸款。這一國際合作,不僅體現了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也為工程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保障。從1981年8月動工興建,到1985年7月31日試車成功,這四年多的時間里,無數建設者們日夜奮戰在工地一線。他們頂著烈日、冒著寒風,克服了重重困難,用汗水和智慧將藍圖變成了現實。每一塊磚石的堆砌,每一根管道的安裝,都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和付出。
大化肥工程的建成投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在此之前,新疆的化肥主要依賴內地調撥和從國外進口。這種局面不僅導致化肥供應不穩定,而且成本較高,嚴重制約了農業的發展。而大化肥工程的建成,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它實現了化肥的就地生產,保證了化肥的穩定供應,降低了生產成本。大量的優質化肥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田間地頭,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養分。農民們再也不用為化肥的短缺而發愁,農作物的產量得到了顯著提高,農業迎來了豐收的喜悅。可以說,大化肥工程是新疆農業發展的堅強后盾,為新疆的繁榮穩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T165 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第四組)
值得一提的是,烏魯木齊石化總廠大化肥工程還以獨特的方式登上了郵票。1991年9月20日發行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四)》特種郵票第二枚(T165 - 2),就以這座工程為主題。這枚郵票就像是一個時光膠囊,將大化肥工程的輝煌瞬間永遠地定格在了方寸之間。
郵票畫面以美麗神奇的天山主峰博格達峰為背景,博格達峰那連綿起伏的山脈、皚皚的白雪,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既襯托出了烏魯木齊石化總廠大化肥工程的雄偉氣勢,又表現出了新疆獨有的特征。大化肥工程的建筑在畫面中清晰可見,它宛如一座鋼鐵巨獸,屹立在天地之間,彰顯著我國工業建設的偉大成就。畫家通過精湛的繪畫技巧,將工程的細節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仿佛身臨其境,能夠感受到工程的宏大和壯觀。
特69化學工業(重點看特69-1)
這枚郵票不僅僅是一張美麗的圖片,更是歷史的見證者。它記錄了我國工業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讓后人能夠直觀地了解到當時我國工業發展的水平和成就。同時,它也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當我們看到郵票上那雄偉的工程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為祖國的強大和繁榮感到驕傲和自豪。
J8勝利完成第四個五年計劃
與“大化肥”相對的是“小化肥”。在我國1976年發行的《勝利完成第四個五年計劃》第三枚郵票(J8 - 3)中,就描繪了一座小化肥廠生產的興旺景象。小化肥特指由地方鄉鎮興辦的小化肥廠,它規模小,設備簡單,原料就地取材。雖然它的規模無法與大化肥工程相提并論,但它卻有著獨特的優勢。
在畫面中,這座小化肥廠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廠房之間,各種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轉著。生產出來的化肥被整齊地堆放在倉庫里,等待著運往各地農村。一輛輛滿載化肥的卡車從廠門口駛出,駛向廣袤的田野,預示著化肥生產帶來的農業大豐收。這枚郵票展示了中國化肥工業的全貌和特征,體現了我國化肥工業在不同層面上的發展。
小化肥廠是我國化肥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大型化肥廠無法滿足所有地區化肥需求的情況下,小化肥廠應運而生。它們就像是一顆顆璀璨的星星,點綴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它們利用當地的資源,生產適合當地土壤和農作物需求的化肥,為農村地區的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小化肥廠的發展也帶動了地方經濟的增長,解決了當地部分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促進了農村的繁榮和發展。
從大化肥工程到小化肥廠,我們看到了我國化肥工業的發展歷程。這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數的科研人員、工人和農民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科研人員不斷鉆研新技術,提高化肥的生產效率和質量;工人們日夜奮戰在生產一線,保證化肥的正常生產;農民們積極使用化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正是他們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我國化肥工業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就。
郵票作為這一發展歷程的記錄者,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它們不僅是藝術的珍品,更是歷史的教科書。通過郵票,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國化肥工業的發展脈絡,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奮斗精神和愛國情懷。同時,郵票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歷史、傳承文化的窗口。我們可以將郵票上的故事講給后人聽,讓他們了解我國工業建設的艱辛歷程,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
如今,當我們再次看到這些郵票時,仿佛能夠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充滿激情和奮斗的年代。我們能夠感受到建設者們的豪情壯志,能夠體會到他們對國家和人民的無私奉獻。大化肥工程和小化肥廠雖然已經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但它們所代表的精神卻永遠不會磨滅。
在新時代,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繼續推動我國工業的發展和進步。我們要不斷創新技術,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同時,我們也要關注農業的發展,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
烏魯木齊石化總廠大化肥工程及其相關的郵票,是我國工業建設和文化發展的寶貴財富。它們見證了我國從一個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邁進的堅實步伐,也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讓我們銘記這段歷史,傳承這種精神,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
展望未來,我們相信,在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工業和農業一定能夠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我們將繼續書寫屬于我們的時代篇章,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而那些記錄著歷史的郵票,將永遠閃耀著光芒,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讓我們懷揣著夢想和希望,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勇前行!
鴻郵藝術品拍賣會 1949年前民國普通郵票 孫中山像4分 蓋銷 成交價10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