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高產高效技術體系方面的各個關鍵技術環節有哪些?”“‘良種-良機-良制-良法-良田’五良融合的農作物高產路徑與縣域實際如何有效融合?”4月14日,在嵐縣普明鎮大棚蔬菜產業基地、智能日光溫室基地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明崗,他帶領團隊,通過實地調研、交流互動、專題輔導等方式,為春耕備耕“把脈支招”,用智慧澆灌鄉村振興的“希望田”。
徐明崗院士是我國土壤科學領域的權威專家,長期致力于土壤養分運移和轉化、土壤與離子間的相互作用、土壤重金屬吸附、形態轉化等研究。他主持的多項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成果惠及億萬農民。2021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23年榮獲中國工程院院士。
此次,應嵐縣縣委、縣政府邀請,徐明崗前來參加該縣第三期人才大講壇活動,以“春耕備耕科技指導 助力農業現代化”為題,圍繞耕地質量現狀與突出問題、作物(玉米)高產高效技術體系建設、農作物不同生育階段田間管理實用技術等內容作了系統闡述。并深入普明鎮大棚蔬菜產業基地、智能日光溫室基地、嵐縣馬鈴薯科普展教館,實地了解智慧大棚反季節蔬菜種植、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原種栽培種植技術及馬鈴薯產業經濟效益等情況,結合嵐縣土壤特色,圍繞良種選育、智能農機配套、新型經營主體建設、先進栽培技術推廣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出系統化意見建議。同時,針對嵐縣實際,輔導推廣了應用水肥一體化、高產高效施肥技術等新型農業技術,助力嵐縣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現代農業,實現作物高產、農民增收。
邀請權威專家到田間地頭傳經送寶,是嵐縣聚焦“人才強縣”戰略,錨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思路,柔性引才,借智登高的重要舉措。據悉,該縣將充分利用各領域專家學者來嵐縣開展人才大講壇的有利契機,積極與科研院校、專家團隊對接,推動先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見實效,為嵐縣高質量發展提供可持續的智力支撐。(記者 劉少偉)
來源: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