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4月16日報道,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官網消息報道稱,美國一支B-1B“槍騎兵”轟炸機編隊已經抵達日本三澤空軍基地。在部署B-1B轟炸機之前,美軍另一個軍機部署的消息也引發外界的高度關注——日本國防部長中谷元4月8日透露,美軍數架MQ-4C“海神”無人機將在未來幾周抵達沖繩本島的嘉手納空軍基地,以加強對日本周邊的情報收集、偵察和偵察活動。駐日美軍是升級計劃的重中之重,值得關注和警惕。
美軍(資料圖)
針對這件事,我們國家國防部在16號的例行記者會上也做出了明確的回應,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表示。“臺灣問題完全是中國自己的家事,美國不斷炒作‘臺海有事’,就是故意在制造緊張氣氛。如果美國繼續打‘臺灣牌’,甚至不知天高地厚地發起軍事挑釁,那么他們一定會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發言人特別用了“不自量力”這四個字,這就足以說明咱們解放軍對自己的實力非常自信。現在臺海地區的軍事力量對比,早就和以前大不一樣了。
朱鳳蓮強調,美方一些人不斷鼓噪、渲染所謂“地獄景象”,赤裸裸暴露出美國反華勢力出于政治私利不惜毀滅臺灣的險惡用心。我們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插手臺灣問題,停止在臺海拱火攪局,不要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正告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是邪路,“以武謀獨”是絕路。無論民進黨當局搞多少“兵推”、“演習”,都改變不了“臺獨”的下場,更阻擋不了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
美軍轟炸機(資料圖)
有軍事專家指出,美軍的這一舉動不僅針對中國、朝鮮,也對俄羅斯在亞太地區的利益構成潛在威脅。美國越威懾,朝鮮越武裝;中俄越斡旋,美國越孤立。這種循環正加速“去美國化”的區域安全架構形成。B-1B的轟鳴聲,恰似美國單極霸權落幕的挽歌。其接連降落日韓,非但未能鞏固威懾,反而暴露戰略工具箱的枯竭。中國的智慧在于:既不隨美國“威懾秀”起舞,也不對朝鮮盲從,而是以“對話創造安全”的理念,為半島照亮第三條道路。
對于普通民眾而言,大家都渴望和平穩定的環境。然而,美國的霸權主義行為卻在破壞這種和平。周邊國家不應坐視美國肆意妄為,而應團結起來,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些問題。正所謂“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各國齊心協力,才能讓美國不敢輕易動武。從客觀的視角審視,美國這種軍事威懾的行為是完全錯誤的。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主題。各國應當通過合作實現共同發展,而不是依靠軍事威脅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特朗普(資料圖)
為應對美國搞的“海上封鎖”,4月17日,中國和馬來西亞齊心協力,發布了關于“構建高水平戰略性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差不多兩個月前,中國和泰國也達成共識,共同發表了“加強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和“建設中泰命運共同體”的聲明。馬來西亞的位置就在馬六甲海峽附近,而泰國的克拉地峽運河被視為馬六甲海峽的“替代品”,這都表明中國在為和美國的博弈做準備,顯然看清了對方的企圖。
這種戰略博弈,正在悄悄改變著地區的力量對比。就像是一場無聲的角力賽,每個參與者都在暗自較勁。美軍想把中東的成功經驗復制到亞太,這想法著實有點天真。畢竟亞太和中東的戰場環境,就像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同樣的戰術,在不同的地方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這場錯綜復雜的戰略博弈中,各方都需要保持冷靜。畢竟,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才是亞太各國的共同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