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4月16日報道,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在召開新聞發布會時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表明自己愿意和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但“球在中國那邊”,特朗普還稱,北京必須采取主動措施。現在是中國需要美國的市場,想要賺美國的錢,美國不急于與中國達成協議。特朗普之所以說這么多,無非是想要讓中方在這場談判中主動讓步,但顯然特朗普并沒有看清如今的中美貿易形勢。
當前,中美貿易并不是中國需要美國市場,而是美國市場根本離不開中國的商品供應,就比如之前特朗普特別下達的一個關稅豁免政策,對進口半導體、手機零部件以及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采取關稅豁免,美國之所以會豁免這些商品,是因為中國對這些商品都具有近乎壟斷式的優勢。據相關媒體提供的數據,美國43%的進口電子設備終端依賴中國供應,蘋果手機更是60%零部件由中國生產。在汽車零部件以及電池領域,中國的優勢就更大,特斯拉在上海工廠的產能占其全球產能的一半,在中國特斯拉能夠完成95%的零部件供應,但如若美國對原產自中國的商品加征關稅,特斯拉每臺汽車的成本將增加一倍以上。
除此之外,英特爾、高通等一系列芯片產業巨頭,近三分之一的芯片需要在中國完成封裝。最后,醫藥原材料美國更是對中國高度依賴,美國70%的青霉素工業鹽和50%的布洛芬原料都來自于中國,倘若中國斷供美國醫藥原材料,將影響美國醫療系統的穩定。而在重要的稀土戰略資源方面,美國不管是從稀土原材料還是稀土提煉方面都高度依賴中國,倘若美國徹底斷絕對美國稀土供應,他們的F-35和未來的F-47制造成本將會成倍增加。
以上列舉的僅僅是美國市場離不開的中國商品,下面我們再細數一下失去中國市場將會對美國企業造成怎樣的打擊,首先從高科技領域開始說起,美國芯片產業巨頭高通每年64%的收入來自于中國手機企業,英特爾27%的收入依賴中國市場,半導體設備巨頭泛林集團42%的銷售額依賴中國。通用電氣70%的燃氣輪機訂單來自中國,而波音更是靠著中國市場來維持他們的現金流。在農業領域,中國作為美國第一大農產品出口國,中國進口美國的大豆、玉米、小麥、棉花以及牛奶和肉類都在美國農產品對外出口中占據很大的比例。
一旦中國停止對這些農產品的進口,必然會對美國農業造成巨大的打擊,而中國在失去美國這個供應國之后還有像巴西以及阿根廷這樣的南美國家來作為平替。當然也有人會問,說了這么多,難道脫鉤對中國就沒有造成影響嗎?但現實就是特朗普對中國加征高額關稅,對中國的影響還真沒有想象中那么大,其最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兩點,其一便是特朗普在第一次任期打響的貿易戰,已經讓中方提前做好了全方面的準備,中國努力開拓多元化市場,并且一直在深耕“一帶一路”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合作,努力尋找美國市場的替代者,如今已經初見成效。
美西方早早對中國發起的芯片禁令和科技圍堵,讓中國適應了在沒有美國高端芯片以及其他高科技合作的情況下維持自身發展,所以在中美貿易戰打響之后,中國為了反制美國對美加征高額關稅,中國市場反而能夠彌補這部分進口的缺失。
說了這么多貿易戰對美國的影響,事實上只需要其中幾項最終暴雷,特朗普的總統之位就會受到巨大影響,更何況按照如今貿易戰的形勢,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幾乎上述所有問題都可能爆發,所以特朗普如今是坐在火山上與中國進行博弈,稍有不慎便會引起美國巨大的混亂。可如今特朗普卻依然在強撐,認為中方應該在這場對決中認輸,中國又怎會讓他們如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