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報道,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最近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表示,英國脫離與中國的接觸是“非常愚蠢的”,因此她拒絕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孤立中國”的努力。里夫斯主張與中國建立更深層次的伙伴關系,而不是設置新的障礙。里夫斯談到,她支持中國快時尚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并表示很樂意乘坐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當被問到是否愿意減少與中國的接觸以“安撫”特朗普時,里夫斯指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認為不接觸是非常愚蠢的。這就是本屆政府的做法。”
英國(資料圖)
里夫斯表示,她今年早些時候赴華參加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以提升英國金融服務企業在華運營能力。“這些安排顯然符合英國國家利益,我將用這種態度與世界任何國家開展貿易談判或金融對話。”她說。
《每日電訊報》寫道,這些言論進一步表明,工黨政府下定決心要深化與中國的貿易與金融聯系,而這正是英國首相斯塔默數月來推動的議程。
里夫斯定于近期赴美參加二十國集團財長會議等一系列會議,并將與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會面討論英美貿易協議。
2025年2月,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劉氏中國研究院院長、知名學者克里·布朗在英國《衛報》撰文表示,英國面臨經濟增長停滯、“脫歐”后貿易壁壘上升、生產力持續低迷等挑戰。在此背景下,英國積極尋求對華貿易和投資機會是正確選擇。布朗指出,英國需要進一步加強同中國市場的聯系。2024年,中國預計是英國第五大貿易伙伴。中國金融機構進入倫敦市場,將有助于維護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里夫斯(資料圖)
截止到2024年底,英美之間的貿易額有890億美元,中英之間有893億美元 。英國與中美的貿易額都差不多,中國只是比美國多了3億美元而已。但是如果再加入到英美三百年淵源,以及英美同屬西方陣營的角度。在特朗普如今圍堵我國的戰略中,英國應該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美國的。但是英國這次卻表現出了難得的理性。天生敏感的英國發現,如今整個世界確實是再次到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候了。
英國脫歐后,一直試圖在全球貿易體系中重新定位。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讓英國意識到,過度依賴美國可能使其喪失外交自主權。里夫斯在《觀察家報》撰文呼吁建立“更加平衡的全球貿易體系”,直接批評特朗普的“保護主義策略”。這表明,英國希望在國際經貿規則制定中扮演更獨立角色,而非單純充當美國的“跟班”。英國的做法很可能對特朗普全球關稅政策造成沖擊,其主要表現在盟友“反水”加劇孤立,進而產生更多的連鎖反應。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的反復無常和毫無信譽,也讓眾多國家深感失望。為了討好美國,換取美國降低額外收費,一些國家曾不惜出賣中國利益,甘愿充當美國的馬前卒。但事實證明,特朗普并不會因為這些國家的 “配合” 而手下留情,該下手時依然會下手,而且越是盟友越毫不留情。在特朗普挑起的經濟戰中,中國始終堅持反制美國,堅持平等談判,不吃美國 “從實力地位出發” 那一套。中國的這種堅定立場,促使一些國家反思并改變立場 。英國此次明確站隊中國就是最好的證明。
港口碼頭(資料圖)
現在中國和美國的做法,都非常突出,全世界都看得真真切切,這樣的對比一目了然。一邊是中國,堅持原則、穩住局勢、不卑不亢,一邊是美國,動輒翻臉、出爾反爾、毫無信譽。這種強烈反差,已經讓很多國家不再猶豫。就像英國,雖然是美國的傳統盟友,但現在也做出了理性的選擇。不是英國突然親中了,而是他們終于意識到,跟著一個不靠譜的盟友瞎跑,遲早得翻車,而要想取得真正的發展,與中國合作才能實現。所以說,英國的這一步,不是背叛盟友,而是回歸理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