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報道,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近日明確表態,拒絕美方“孤立中方”的要求,直言停止與中國接觸乃“愚蠢之舉”。這一表態,將美英在對華政策上的分歧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下。
長期以來,美國一些政客妄圖構建對華遏制陣線,特朗普政府更是賊心不死,四處拉攏盟友,試圖孤立中國。在他們眼中,中國的快速發展對美國的霸權地位構成了“威脅”。于是,美國不斷炮制各種借口,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科技戰,在國際輿論場散布不實言論抹黑中國,甚至要求盟友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其自私自利、妄圖維護自身霸權的丑惡嘴臉暴露無遺。
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資料圖)
而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此番拒絕美國要求,有著堅實的利益考量。在經濟利益層面,中國與英國之間的經貿往來極為密切。英國諸多企業在中國市場收獲頗豐,中國是英國重要的貿易伙伴。以英國的汽車、金融、教育等行業為例,中國市場為其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豐厚的利潤。若是聽從美國指令,孤立中國,英國眾多企業將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份額,這無疑會對英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英國經濟本就面臨諸多挑戰,脫歐后正努力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貿易合作機會,此時放棄與中國的合作,無疑是自斷臂膀。
從自身發展戰略角度而言,英國在脫歐之后,致力于重新構建自身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地位。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倡議,為英國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英國積極參與其中,能夠提升其在全球貿易版圖中的話語權,拓展貿易渠道。此外,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也有助于英國對沖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風險。美國時常任性揮舞關稅大棒,對盟友也毫不手軟。英國清楚,過度依賴美國,在貿易政策上唯美國馬首是瞻,自身將面臨巨大風險。與中國保持良好合作關系,能讓英國在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中擁有更多主動權。
英國(資料圖)
其實,不僅僅是英國,國際上諸多國家都對美國孤立中國的行徑保持清醒認識。越南就曾明確拒絕美國不合理的要求。越南深知,與中國保持緊密的經貿合作關系,對其自身經濟發展意義重大。中國是越南重要的貿易伙伴、投資來源國。越南的制造業發展離不開與中國的產業鏈協作,一旦切斷與中國的聯系,越南經濟必將遭受重創。眾多發展中國家也都明白,美國所謂的“孤立中國”計劃,不過是為了維護美國自身利益,卻要讓其他國家犧牲發展機遇,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做法,自然難以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
美國在對華政策上的力不從心也逐漸顯現。以關稅政策為例,特朗普政府推行的一系列關稅舉措,并未達到其預期效果。美國國內通脹率持續攀升,民眾生活成本大幅增加,企業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鏈受阻等難題。美國消費者不得不為進口商品支付更高價格,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甚至一些企業不得不削減產能、裁員。與此同時,美國的經濟增速也受到明顯影響,原本強勁的經濟增長勢頭被削弱。美國的關稅政策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在傷害中國的同時,對自身經濟也造成了嚴重反噬。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規模居全球首位,在全球制造業中的占比相當可觀。眾多國家與中國建立了緊密的產業鏈、供應鏈聯系。中國生產的各類商品,物美價廉,滿足了全球消費者的需求。在電子、機械、服裝等眾多領域,中國產品的質量和性價比優勢明顯。中國還是13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與各國的貿易往來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繁榮發展。各國與中國的合作,是基于市場需求和經濟利益的自然選擇,這種合作關系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也是不可逆轉的大勢所趨。
在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下,各國愈發重視自身的國家利益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美國妄圖通過施壓盟友孤立中國的做法,違背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也不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各國紛紛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獨立自主地制定對外政策。英國財政大臣的表態,以及眾多國家對美國不合理要求的拒絕,都表明美國的孤立中國戰略不得人心。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才是各國實現共同發展的正確道路,而美國若繼續執迷不悟,最終只會讓自己在國際舞臺上愈發孤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