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援引《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已經簽署《臨時國防戰略指導意見》秘密內部文件,把中國稱作所謂“唯一步步緊逼的威脅”。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宮以來,全力打壓烏克蘭接受喪失領土的停戰,并力圖從歐洲抽身讓歐洲盟國自保。其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忠實執行特朗普路線,從上任首訪歐洲的講話,到近日開啟任上首次亞太之行,以及《臨時國防戰略指導意見》披露的內容,都專注針對中國。至此,特朗普政府的軍事戰略和對華政策已經圖窮匕見。
雖然特朗普上臺前不斷對中方示好,也曾正面回應他對臺海的態度,宣稱大陸如果武力統一臺灣,美軍不會主動和中國發生正面沖突,而是對中國加征250%的關稅制裁。然而在特朗普上臺后,他對一系列保守鷹派官員的任命,以及對格陵蘭島、巴拿馬運河的侵吞擴張野心,更是直接掀起了對也門的主動進攻,這都意味著特朗普并不會延續上一任期的執政策略,而是經濟、軍事雙管齊下對中國展開威脅。
特朗普(資料圖)
這一戰略調整引發了國際社會對美中軍事關系的廣泛關注。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戰略可能會導致兩國之間更加緊張的關系,同時也可能促使美國在印太地區加強軍事存在。中國外交部對這一發展表示關注,并重申了中國致力于和平發展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中國將繼續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這一戰略文件的曝光,撕下了特朗普此前所謂"不與中國開戰"表態的偽裝,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以前美國在世界上橫著走慣了,現在中國發展得又快又穩,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越來越重,直接戳到美國霸權的痛處。以前美國說一不二,盟友們大多跟著走,現在可不一樣了。不少盟友發現,美國搞的單邊主義政策,只顧自己利益,根本不管別人死活。比如在對中國的圍堵上,歐洲一些國家就拒絕當美國的 “馬前卒”,不想為了美國得罪中國這個大市場。這就讓美國更焦慮了,連盟友都不那么聽話,自己在國際上吆喝的聲音越來越弱,霸權地位搖搖欲墜,只能靠耍些小手段,在輿論上找存在感。
海格賽斯(資料圖)
然而,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中國的反制手段既穩又準。軍事上,解放軍東部戰區最近在臺海周邊搞了多波次實戰化演練,殲-20編隊繞臺飛行,福建艦海試進度提前,這些動作不是秀肌肉。外交上,越來越多的國家看清了美國借“民主”之名行霸權之實的真面目。經濟上就更不用說了,中國對美農產品加征關稅后,美國中西部農場主的卡車堵滿了港口,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讓東南亞國家的貨物照樣賣得紅紅火火,誰在傷筋動骨,誰在穩坐釣魚臺,一目了然。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眾多國家形成了互利共贏的合作格局。中國,從始至終都是一個堅定愛好和平的國家。一直以來為推動全球和平與發展貢獻著積極力量,但美國卻無端挑起關稅之戰,妄圖以此迫使中國屈服。可如今看中美關稅之爭,美國完全是在國際舞臺上扮演了一個跳梁小丑的角色。總之在國際交往中,我們始終以和為貴,但涉及國家主權問題,中國絕不會有絲毫讓步。我們有堅定的決心、強大的實力以捍衛國家主權與尊嚴。
特朗普(資料圖)
中美兩國也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正在緊張的應對之中。而中美軍事關系的真正出路,在于跳出“安全困境”的邏輯怪圈。預計,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圍繞各自的國家利益,中美兩國之間仍將繼續博弈下去,但“如何防止戰略誤判并擦槍走火”,仍將是擺在中美兩國之間的一個重大課題。然而,無論中美兩軍關系未來如何演變,但對全球局勢和地區穩定而言,中美兩軍之間的對話與交流,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