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阿順在沃爾沃中國公開賽賽前說出“贏不贏是上天給的”時,命運之神正在編織一個奇妙的輪回。2015年,在上海舉辦的最后一次中國公開賽中,初露鋒芒的吳阿順拿下自己第一個歐巡賽冠軍。而十年后,賽事回歸申城,又是這位39歲的上海選手,再次在上海捧起冠軍獎杯,完成了一場與時光的深情對話。
十年歸途,在家門口奪冠,昨晚,新民晚報記者獨家專訪吳阿順,他說:“第一個冠軍將我推上歐巡賽的國際舞臺,第二個冠軍則讓低谷中的我重返賽場。家門口的比賽,永遠是最完美的。”簡單的話語里,是一個高爾夫球手最樸實的執著——無論經歷多少起伏,永遠準備好再次出發。
輪回的緣分
十年前,在上海湯臣高爾夫俱樂部,吳阿順贏得了沃爾沃中國公開賽冠軍,那是他的第一個歐巡賽冠軍;十年后,當這項賽事重回上海,在嘉定穎奕安亭高爾夫俱樂部,他再次捧起北歐地平線獎杯。這不僅是時間的巧合,更像是一場命中注定的重逢。
“我和這個賽事非常有緣分,都說十年磨一劍,我十年磨了兩劍。”如果說第一次奪冠是他打開歐巡賽大門的鑰匙,那么這次勝利則是吳阿順重返榮耀舞臺的通行證。去年因排名一位之差失去全卡的他,比任何人都懂得這場勝利的分量。吳阿順賽后感慨道,“我肯定是在沃爾沃中國公開賽中受益最多的那一個。”
回顧過去的這個比賽周末,吳阿順并非一帆風順,但一步步穩扎穩打,他笑到最后。決賽輪前9洞,吳阿順交出-1的成績,轉場后,比賽進入吳阿順時間,連續“抓鳥(打出-1桿成績)”,他與英國選手喬丹·史密斯同分領跑。關鍵的17號洞,阿順再次拿下小鳥,史密斯則吞下柏忌(成績+1桿),最后一洞前,阿順手握2桿優勢,隨著第18號洞吳阿順保帕成功,雖然史密斯推進小鳥球,但吳阿順依然以1桿優勢贏得第30屆沃爾沃中國公開賽冠軍。
奪得冠軍的一刻,吳阿順沒有顯得太過興奮,這個39歲的男人似乎早已學會了寵辱不驚,這種專注與克制,正是他多年職業生涯的寫照。保持著令人敬佩的冷靜,直到最后一桿落定,才允許自己釋放情緒。他說:“高爾夫沒有打到最后,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樣的情況。”
傷病的侵襲
過去一年對吳阿順而言并不容易。他在迪拜競賽積分榜上排名115位,剛好與全卡位置相差一位,參賽數量大幅減少。更糟的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左手“網球肘”一直困擾著他,這讓他的揮桿變得痛苦而艱難。
從去年9月開始,網球肘的疼痛就如影隨形。“好得比較慢,打巡回賽又很難放下所有比賽去集中治療。”吳阿順嘗試過各種方法——針灸、放血治療、沖擊波療法,甚至在本次賽前練習時,都是纏著繃帶上場。但這位老將有著自己獨特的經驗:“比賽中,我不會去纏繃帶,一旦有繃帶會影響心理,讓自己覺得這里有傷,會形成掣肘。”
“贏比賽并不一定會在自己狀態最好的時候。”這句話道出了吳阿順這些年對高爾夫運動的感悟。
以中國公開賽奪冠為起點,10年過去了,吳阿順從30歲到近40歲,歐巡賽冠軍也從一個到了五個。當身體不在巔峰之際,心態的平穩成了最強大的武器。正是這種舉重若輕的從容,讓他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完成了驚艷的逆襲。“我沒有給自己很大的壓力,我就想著在傷勢不加重的情況下盡可能打得好一些......放松地去打,享受比賽。”吳阿順如是說。
回家的感覺
“在上海打比賽心情會更放松。”吳阿順的聲音里帶著回家的愜意,“生活在這里,家在這里,整個人會放松。”不同于在國外比賽的緊繃狀態,這座他生活多年的城市給了他最踏實的依靠。家人的陪伴、朋友的鼓勵、熟悉的美食,這些細碎的溫暖編織成最堅實的后盾。
曾作為國家隊一員,參與2016里約奧運和2020東京奧運,這些經歷對吳阿順而言,格外特殊。在里約,他參加了奧運開幕式,體育場內山呼海嘯般的喝彩,人山人海的狂歡,“這種畫面畢生難忘。”在他看來,參加大型綜合運動會的感受要比參加職業聯賽更好,“有隊友,大家一起訓練、一起吃飯、一起練球、彼此鼓勵。每天大家還會一起探討球場的策略。”但與之相應的,壓力也比個人聯賽更大,“因為你代表的是一個團隊甚至一個國家,你的一次失誤會影響更多。”
今年11月的粵港澳全運會上,吳阿順將代表上海出戰。對香港的賽場并不陌生,他透露,那個球場有上百年歷史,是一座建在樹林里的球場。而比賽的關鍵更可能“輸贏在果嶺。誰能看破果嶺規律,誰就有望領先。”上屆全運會,他獲得了個人季軍,這屆,他更希望能帶領團體,沖擊更高領獎臺。
在上海生活訓練多年,吳阿順見證了這座城市高爾夫運動的發展:“青少年選手多了很多,在場上,越來越多能看到父子檔、父女檔選手打球。”他相信這項運動正在這片土地上扎根生長。而積極參與舉辦青少年比賽,他也希望能為下一代鋪路:“未來是他們的。我們只是探路者。”
站在人生的這個節點回望,那些傷痛的記憶、低谷的掙扎,都化作了獎杯上最動人的光澤。這場跨越十年的重逢,不僅是一個冠軍的輪回,更是一位運動員對初心的堅守。當夕陽為穎奕安亭的果嶺鍍上金邊,吳阿順的身影與十年前湯臣的那個年輕人重疊在一起——時光改變了容顏,卻不曾改變那顆熱愛高爾夫的心。
原標題:《獨家專訪 | 吳阿順:十年歸途,一場命中注定的重逢》
欄目編輯:黃永順 題圖來源:新民晚報 李銘珅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李銘珅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厲苒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