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最后一記保帕推,兩個月后即將迎來40歲生日的中國球員吳阿順以總成績270桿,低于標準桿14桿的成績,時隔十年再度捧起高爾夫中國公開賽獎杯。這場勝利不僅成就了他職業生涯第五座歐巡賽冠軍獎杯,更見證了中國高爾夫的歷史性突破——李昊桐、竇澤成、丁文一也進入前十名,創下歐巡賽史上首次四位中國選手同列前十的紀錄。
這同樣也是一次心之所向的十年之約。沃爾沃中國公開賽曾在上海舉辦過9屆,不過之后闊別上海長達10年,今年這項國際頂級高爾夫賽事重返上海。雙向奔赴的頂級賽事,帶著票根從四面八方奔赴上海的熱情球迷,構成了這一場高爾夫與上海的春日相約。
吳阿順時隔十年再度捧起高爾夫中國公開賽獎杯
回歸上海 雙向奔赴
自1995年首次辦賽以來,沃爾沃中國公開賽這項中國最具傳統的高爾夫球賽事不斷提升賽事品質與規格,2004年升級為歐巡賽,今年已經第18次得到歐巡賽的聯合認證。
在沃爾沃中國公開賽董事會主席趙琴看來,賽事回歸上海,是一場“雙向奔赴”。過去五年,賽事舉辦地都在深圳,而在去年,嘉定拋出橄欖枝,提出申辦。歐巡賽的賽事總監和草地總監來到安亭,在完成詳細評估考察之后,認為穎奕安亭高爾夫俱樂部具備舉辦國際一級高爾夫賽事的能力,達成三年之約。
今年是賽事的第30屆,也是時隔10年回到上海,不僅為上海填補了高級別高爾夫賽事的空白,也讓吳阿順、李昊桐等人,在更熟悉的上海賽場有了良好的表現。趙琴坦言,賽事的辦賽初心就是:在家門口打造中國高爾夫的國際平臺。在今年賽事中,有多達49名中國選手參賽,晉級的72名球員中,更是有創紀錄的12位中國球員。“作為中國級別最高的男子職業高爾夫賽事,本次比賽有非常大的公眾區,觀看高級別比賽同時享受互動活動。對于青少年和球迷而言,都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票根經濟 帶來活力
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水平賽事推動文旅商體展的深度融合,“跟著賽事去旅行”成為時尚潮流,而在本次中國公開賽,“跟著賽事見客戶”也成為一種特殊的模式——現場觀賽的不少球迷都帶著工作任務來到上海,上午見客戶談合作,下午一起來賽場看比賽,成為不少人選擇的“觀賽模式”。
趙琴感慨,長三角有著龐大的高爾夫運動人群以及豐富的國際大賽辦賽經驗,“上海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達,過來觀賽的同時可以做業務的拓展,相比全國其他賽場,觀眾顯然更愿意來上海。”她透露,今年賽事期間,有54656人次來到現場觀賽,無論是觀賽人數還是贊助商數量,相比過去幾年都有大幅增長。而現場觀賽觀眾的消費力也非常可觀,“高端定制產品都有購買者。”
此外,借助歐巡賽的國際賽事平臺,結合本土特色,在本次賽事期間,賽事組委會還組織外國參賽選手、太太團以及球隊工作人員參與“嘉定文化行”的特色文旅活動。在春光之中,品小籠、逛園林,盡享嘉定海派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在賽事現場,也特別布置了嘉定非遺展區,嘉定的非遺藥斑布被做成冠軍花束、非遺嘉定竹刻也被作為冠軍紀念品,在頒獎環節都有特別呈現。
“票根經濟”效應放大,賽事期間,觀眾憑借賽事門票信息還能享受一連串的消費便利和折扣。在嘉定,不少商家還提供了消費優惠,出示門票還能享受文旅路線和指定景點的優惠。結合賽事特點,永達嘉定店還開展出示票根送禮品的活動,“通過賽事增加流量,促進消費,拉動‘吃住行游購娛’增長。”和上月的F1中國大獎賽一樣,嘉定正在利用一系列的國際大賽模式,形成一張門票撬動全產業鏈,達成多業態融合的目標。
原標題:《“跟著賽事見客戶”成觀賽新風尚!沃爾沃中國公開賽十年之約,重返申城》
欄目編輯:黃永順 題圖來源:新民晚報 李銘珅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李銘珅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厲苒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