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速看前沿報道,據報道,美國國會參議院以60票贊成、2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批準了丹·凱恩出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這一任命結果不僅打破了美軍的傳統慣例,也在中美關系緊張的當下引發了廣泛關注。在中美軍事談判剛剛結束不久的敏感時刻,這一變動無疑為兩國關系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2024年11月,丹·凱恩正式宣布退役,之后曾參與盾牌風險投資公司的活動。然而,在2025年2月21日,特朗普突然宣布提名凱恩出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美國參議會(資料圖)
凱恩對特朗普的忠心耿耿,或許是其被破格提拔的重要因素。畢竟特朗普用人,更傾向于選擇對自己絕對忠誠之人。而此次任命,雖有25票反對,但16名民主黨參議員倒戈支持,使得凱恩順利通過提名。前任參聯會主席布朗是美軍史上第二位黑人參聯會主席,今年2月被特朗普突然解雇,引發諸多爭議。相比之下,凱恩雖被質疑“政治站隊”,但在聽證會上承諾“不參與政治、敢講真話”,這一表態為他贏得了部分支持,也讓兩黨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妥協空間。
據美聯社等媒體消息稱,當地時間4月12日,在完成一系列文件手續后,美國空軍上將丹·凱恩宣誓就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預計近期將在白宮舉行正式就職儀式。凱恩在發布于參謀長聯席會議網站上給部隊的講話中表示:“你們應該從我這里了解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信任你們。我相信你們能做出艱難的決策,在逆境中堅持不懈,并做正確的事情。”他補充說,美國軍隊需要擁有充足的武器裝備,實現全球一體化,并隨時準備打贏國家沖突。
凱恩(資料圖)
凱恩上任后的一系列表態,尤其是對中美關系的看法,格外引人關注。在提名聽證會上,他明確指出,美國當務之急是避免與中國發生正面沖突,而與中國的競爭仍是美國面臨的“最緊迫問題之一”。這一觀點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華盛頓政界、軍界引發震動。他給出的理由相當直白且切中要害:其一,美國國防工業體系在靈活度、生產速度以及后勤補給能力上,已全面落后于中國。從實際情況來看,凱恩的擔憂絕非空穴來風。近年來,美軍自身問題不斷暴露。
對此,4月9日下午,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大校就近期涉軍問題發布消息。有記者提問,據美媒披露,美防長簽署秘密內部指導備忘錄,將中國視作“唯一步步緊逼的威脅”,將“阻止大陸奪取臺灣地區”和加強本土防御作為主要優先事項。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表示,我覺得美方的“對華恐懼偏執癥”越來越重,把中國當作威脅是嚴重的戰略誤判,只會帶來災難性后果。需要強調的是,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歷史大勢。
凱恩(資料圖)
事實上,中國向來秉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并未主動挑起任何沖突。無論是在地區安全事務,還是全球經濟治理上,中國一直扮演著負責任大國的角色。即便在外部壓力不斷加劇的背景下,中國依舊強調開放、對話、協商,尋求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分歧。然而,善意并不意味著軟弱。當外部勢力反復試探中國底線、以貿易戰、軍事挑釁、輿論抹黑等手段干擾中國正常發展時,中國也絕不會坐視不管。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每一步反制,不僅是回應挑釁,更是維護自身獨立發展的權利。
總之,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正如“同舟共濟”所表達的含義,中美兩國如同在同一條船上,只有攜手合作,才能共同應對全球性的挑戰,如氣候變化、疫情防控等。雙方應認識到彼此的利益相互交織,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發展。中美雙方都應反思自身在溝通中存在的問題。美國應摒棄霸權主義和冷戰思維,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中國。中國也將繼續堅持自己的原則,在維護國家主權和發展利益的前提下,積極推動與美國的溝通和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