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居民從剛回遷時的不適應到如今樂在其中,我作為社區工作者感覺很有成就感。”4月15日,鵲華理想社區黨委副書記王侃在處理社區治理事務的間隙跟記者聊起社區變化,“經過兩年多的建設,鵲華理想社區在社區治理1.0版本基礎上,現在已經邁進了社區治理2.0版本。”
鵲華理想社區是起步區第一個回遷社區,于2023年4月完成一期回遷,共1075戶3000余人,目前入住率達到了100%。
近年來,起步區立足大規模居民回遷實際,創新打造“理想社區”品牌,制定理想社區指標體系、建設方案、驗收辦法等指導意見。鵲華理想社區正是起步區按照標準建成的第一個理想社區。
對于什么是理想社區,王侃有自己的理解,“所謂理想社區,就是為居民打造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場景,通過提供各種品質服務,引導居民適應上樓后的新生活,實現從‘安居’到‘樂居’的轉變。”
建設理想社區,首先要搭建切合實際的制度體系。鵲華理想社區共回遷11個村莊,為協調理順社區治理與村務管理,社區黨委踐行“1+6+3”工作體系,其中“1”就是在社區黨委統領下,將原來的村干部合理分流,走網入格,和社區工作者一起分片包干,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到“微網實格”體系探索中,如今已基本實現實現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讓群眾幸福“滿格”。
建設理想社區,還要有滿足居民期盼的理想生活場景。鵲華理想社區回遷兩年來,配套設施更加完善。“放眼全市,在我們身上有多個‘第一’,包括全市第一個回遷當年即可辦證的回遷社區,全市第一個綠建二星標準建設、精裝修交付的回遷社區,全市第一個直飲水入戶的回遷社區。”對于社區的建設標準,王侃很有信心。
如今,鵲華理想社區內,社區黨委積極構建理想鄰里、教育、健康、創業、服務、治理等6大理想場景,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優質服務,讓理想生活照進現實。社區周邊,蘭溪幼兒園啟用,配套小學加快建設,鵲華中學2024年9月正式開學,省實驗中學鵲華校區建成并實現首期招生。
“居民對新生活的適應從各類共享空間的使用率上就能看出來。”王侃告訴記者,社區最初僅有“四點半課堂”,現在大家利用自身特長,自發組建起合唱、書法、瑜伽等8支興趣社團,到現在,所有的共享空間每天日程都安排得滿滿的。
理想生活場景從規劃逐步變成現實,讓社區居民對高品質理想生活更有追求,也更有信心。
在社區中心廣場一側,一個景觀亭廊、幾把椅子便成了居民聚集談天的好地方,這里是社區創新打造的“書記茶攤”,社區負責人每周在此“出攤”,與居民談心了解居民訴求。
4月15日當天,雖不是社區負責人“出攤”的日子,但當記者隨王侃來到這里,仍能明顯感覺到他們之間的親近。王侃告訴記者,通過搭建書記茶攤、周二議事、共享法庭、樓長聯席會、物業經理接待日等平臺,社區及時響應居民的訴求,實實在在為居民辦實事,同時也引導居民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形成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環。
據介紹,社區回遷兩年來,居民參與度提升30%,社區矛盾減少約30%,累計收集并實施居民建議50余條,12345市民熱線工單連續四個月實現零投訴。
“社區治理2.0版本注重社區能人和志愿者的挖掘和培養,讓居民自發的參與到社區活動中來,實現從‘觀眾’到‘主角’的自治新篇章。”王侃說,接下來,鵲華理想社區將借助起步區五年成形的力量,在接下來的新征程上,進一步探索理想社區的3.0版本,實現村改社區的華麗轉變。
(大眾新聞記者 胡瀝中 劉飛躍 海報設計 王雅雯 視頻 胡瀝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