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聲撕心裂肺的吶喊:“我們救不出來啊,怎么辦!”
多少人隔著屏幕都聽紅了眼眶。
4月19日,在江西南昌的高速之上,一輛轎車發生追尾之后起火,火勢甚為迅猛;車內的兩人好像遭遇了不幸。
現場有一位身著白衣的大哥,他不但不顧自身安危,還用滅火器狠狠地砸玻璃來救人;而且還有一位默默無語的大貨車司機,拿著扳手靜靜地加入到營救行動當中。
他們盡力而為,不過說真的,最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那火舌將生命吞噬。
當時大多數網友都把矛頭指向了貨車司機——“后車追尾,肯定是他的問題”,“這么大車,都剎不住?”而且在救援視頻中,因為貨車司機出現得晚了一點,居然有人質疑他“不積極”,“冷漠”。
直到今天,事故發生前的視頻,居然終于曝光了,劇情竟然突然掉了個頭。原來是那輛尼桑轎車,先減速在高速匝道口突然停下,疑似準備倒車。
貨車司機緊急剎車,留下了清晰的剎車痕跡,而且十幾米的距離,根本來不及。
貨車徑直撞了上去,轎車底部的油箱,先是被擠壓,接著便起火,從而釀成了這起難以挽回的悲劇。“被擠壓”與“起火”這兩個動作依次發生,致使了最終的悲慘結局。
也就是說,“肇事者”,或許并非貨車司機,而是那個錯過了匝道,卻妄圖挽回錯誤的轎車駕駛員。
這不是第一次。
很多人開車上高速,圖一時方便,錯過了出口就想“倒一段”“停一會”,總以為“我小心點沒事”,可高速上的“沒事”往往就是一場大禍的前奏。
這一次我們看到了火光,看到了眼淚,也看到了謠言是怎么在真相缺席時瘋長的。
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一個普通人——那個大哥,在火場前拿著滅火器砸車窗時的絕望與堅持。還有那個被誤解的大貨車司機,即便明知道自己不是過錯方,也什么都沒說,只是默默幫忙救人。
可惜大火太快,人力太小。
事后視頻曝光,網友的態度變了。有人說:“原來是我們誤會他了。”有人說:“貨車司機真的不該被罵。”也有人說:“這個世界,還是有好人。”
但我想說,除了真相,我們其實更需要一種習慣——在證據不足時,多一點理性,少一點情緒。
救人者不該因救不出人而自責;貨車司機不該在全網的指責聲中沉默承受;網絡也不該在真相未明時,把一個普通人逼上輿論的斷頭臺。
南昌這起事故,該讓我們明白兩個道理:一個是:高速路上,永遠不要嘗試“回頭”——因為生命不能倒退。另一個是:在沒有全貌的真相前,別急著評判別人的好壞。
信息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