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全球發病率較高的癌癥之一,在我國,胃癌的發病和致死人數同樣居高不下。由于胃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很多患者往往未能及時發現,導致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故而了解胃癌可能出現的前兆癥狀,并及時采取篩查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早期發現的機會,改善治療效果。當自身出現5個異常時,可得多留一份心。
1.持續性胃部不適
很多胃癌患者早期會出現間歇性的胃痛、胃脹或消化滯澀的感覺。這些不適癥狀通常在餐后加重,如若飲食攝入了高份額油脂,則反饋往往會來得更為激烈。不同于常見的胃炎或消化不良,胃癌引起的胃痛常常持續時間較長,且不易緩解,同時常伴有胃酸倒流或惡心。
如果經常感到胃部不適且癥狀難以通過常規手段緩和,別忘了早些就醫。
2.長期性食欲減退
食欲減退和體重無故下降是胃癌的重要早期信號之一。隨著腫瘤的生長,胃部的食物儲存和消化功能可能受到影響,導致患者出現食欲喪失,進食量減少。同時,由于身體未能有效吸收營養,患者常會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且這種體重的突然變化往往難以通過飲食補充來逆轉。
平日里若在沒有采取任何減重措施的情況下,體重持續下降,應該引起警覺。
3.惡心嘔吐狀況頻現
惡心嘔吐同樣是胃癌患者的常見癥狀。隨著腫瘤的逐漸增大,其可能會引起胃部的機械性阻塞,導致食物難以正常通過胃腸道,從而產生惡心、嘔吐等癥狀。嘔吐物主體大多為食物殘渣或胃酸,有時會有血跡,尤其是當腫瘤侵犯到胃壁的血管時,血痕會更為明顯。
如果經常出現惡心或嘔吐,且持續時間較長并伴有進食后不適,應盡早做胃鏡檢查。
4.黑便與便血加深
胃癌患者可能會因為腫瘤破裂或胃部出血,導致排便呈現黑色或內部混雜著斑駁血跡。經過胃酸消化后的血液進入糞便后,常有不尋常的臭味。如果發現糞便顏色異常,應及時就醫檢查。此外,便血也是結腸癌的警示信號,因此更不應輕易忽視。
5.持續乏力和貧血
胃癌患者常常因腫瘤導致長期微量出血,逐漸出現貧血癥狀,表現為面色蒼白、乏力、頭暈、心悸等情況。當貧血癥狀加重時,患者常感到無力,活動耐力下降。持續的乏力和貧血是胃癌發展的警示信號,對人們日常活動的負面影響自是不言而喻,需盡早就醫檢查。
胃癌的早期癥狀較為隱匿,因此很多患者常在病情晚期才被確診。然而,通過關注身體的微小變化,并及時采取檢查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早期發現的機會并進行治療,繼而達到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風險的目的。定期體檢和及時就醫也是預防胃癌的重要步驟。
【本圖文由“醫者榮耀”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錦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