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在即時零售戰場,京東已向美團發起了“三次沖鋒”,從外賣到全品類配送全面開火。
這場由劉強東親自督戰的戰役,正在改寫外賣行業的游戲規則。當美團還在為外賣業務沾沾自喜時,京東已悄然從三個維度包抄了美團的后路:商家生態、騎手權益、用戶心智。
1
京東挑戰美團,已過招三大回合
第一回合:京東殺招直擊美團痛點,重構外賣生態
2月11日,京東宣布啟動外賣業務,推出“京東外賣”平臺,以“零傭金”+“品質堂食”+“騎手五險一金”三大殺招,在首年對入駐商家實行全年免傭金政策,且僅限具備線下堂食能力的連鎖餐飲品牌,如海底撈、絕味鴨脖等。
這一策略直擊美團長期被詬病的“高傭金”痛點,盡管美團宣稱實際技術服務費僅為6%~8%,但商家普遍反映綜合成本(包括配送抽成、營銷費用等)高達20%~30%。
京東外賣并非“橫空出世”,而是其即時零售版圖的自然延伸。自2015年推出“京東到家”以來,京東通過合并達達集團,升級“小時達”“秒送”等服務,逐步構建了覆蓋全國的即時配送網絡。
2月19日,京東黑板報發文:自3月1日起,京東將逐步為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為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
這就意味著,繼給快遞小哥繳納五險一金后,京東成為首個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平臺(參見正經社:劉強東又放大招,潑天富貴京東扛得住嗎|正經短評)。
3月1日,京東外賣正式上線。
4月9日,蔚來CEO李斌在微博上曬出和劉強東吃外賣的合影,李斌問劉強東:“京東外賣是認真的嗎?”劉強東回應:“當然了。”狠狠為京東外賣造了波勢。
京東官方賬號很快轉發寫道:“我們認真為消費者嚴選品質堂食餐廳,絕不讓幽靈外賣肆虐。我們認真為全國騎手全額承擔五險一金,不讓他們掏一分錢。我們認真為餐飲商家提供0傭金政策,幫商家經營減負。”
第二回合:美團口水戰反擊,有失水準
2月19日,在京東宣布為騎手繳納五險一金后,美團6小時后宣布社保計劃,預計2025年二季度開始實施,逐步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但已經慢了一步。
4月12日早間,美團本地商業CEO王莆中在社交平臺發文,宣稱京東并非首家嘗試外賣業務的企業,強調美團非餐飲品類的訂單突破了1800萬單,“可以說讓某些公司如鯁在喉,如芒在背”。
當天中午,劉強東回應:“不要和人打口水仗,不能產生社會價值。”
4月15日,劉強東內部講話流出,京東外賣凈利潤率“永遠不超5%”的相關要求再次直擊美團的“心臟”。
同日,美團以“30分鐘送萬物”為口號,上線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其宣傳圖用狗頭表情搭配“你的東東再等等”,與京東App的標識相似,被指內涵京東。
京東官方立刻發文反擊,稱“京東不打口水仗,但會堅持說實話”。京東還稱,本季度將再招收不低于5萬名全職外賣員。并強調,今天是個好日子,今天京東品質外賣訂單量將超過500萬單,因為都是品質堂食餐廳的外賣,GMV比“幽靈外賣”1000萬單還大。
雙方你來我往,火藥味拉滿。
第三回合:戰火升級,騎手面臨二選一?
4月21日,京東發布了《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針對部分平臺強迫外賣騎手“二選一”、不能接京東平臺秒送訂單的情況,推出多項舉措,包括加大全職騎手招聘力度,未來三個月將招聘名額由五萬名提高到十萬名;所有因“二選一”被其他平臺封殺的騎手,京東將給予足夠單量,確保收入不降;騎手如有對象,京東可以優先為其對象安排工作,等等。
京東還表示,對兼職騎手永不強迫“二選一”;因兼職外賣騎手被強迫“二選一”事發突然,導致京東平臺部分外賣訂單延遲,為表歉意,即日起,外賣超時20分鐘以上的,京東將給予免單。
這一封公開信直接將本次商戰推上了高潮。
不過,正經社分析師注意到,4月19日,美團官方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小團有話說”曾經發布文章和視頻,對相關信息進行過辟謠,宣稱“美團封殺騎手去某平臺跑單”的相關內容純屬編造,美團不會違規限制任何騎手的準入準出。
為了搶奪市場,京東和美團這三回合交鋒可謂火花四濺,但就目前而言,這場即時零售之戰還未到終局,誰能笑到最后仍是未知數。
正經社首席分析師曹甲清認為,必須警示的是,盡管京東發起挑戰以來,每一步都體現著為消費者、商家和騎手著想的誠意,但業界內外仍然得對它會否成為新壟斷者這個問題保持警惕。畢竟,屠龍少年最終成為“惡龍”的故事并不遙遠,滴滴、美團當初也都曾以“顛覆者”姿態入局,但在戰勝大量競爭對手搶得高度集中的市場份額之后,最終自己也都喜歡上了壟斷高墻。
2
暴利誘惑,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1. 美團的 “吸血式增長”
2012年剛開始做外賣業務時,王興的初心同樣是美好的,提出了“三高三低”的理論:高品質、低價格;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
然而到了2018年,市占率超過60%后,美團外賣的傭金率就從8%左右迅速飆升到了20%上下,商家傭金率也從2018年的15%攀升至2024年的20%左右,騎手單均收入從8元降至不到5元;平臺對騎手配送時效的要求達到極致,導致騎手不得不為此付出一些隱性成本,比如超時罰款、投訴……
這種“吸血式”增長,已類似于傳說中的那條“惡龍”。
劉強東指出,美團在餐飲這樣的基礎民生行業榨取式抽傭、每年幾千億收入上千億利潤、成就首富的做法不對。“我們所學的知識、商業模式、技術算法都不應成為壓榨社會最底層兄弟的工具,企業的利潤和市值更不該建立在無保障的底層生活之上。”并呼吁所有快遞員和騎手應享有五險一金待遇,強調“中國幾大平臺的利潤完全有能力支撐這一保障”(參見正經社:凈賺350多億的美團要被“逼瘋”了?丨正經深度)。
2. 滴滴的 “動態定價” 陷阱
2019年,滴滴因動態加價被起訴,法院認定其“利用市場支配地位制定壟斷高價”。這種“流量壟斷-價格歧視-超額利潤”的路徑,正是商業寡頭在占據市場后的必經之路,挑戰者終成惡龍,似乎已成互聯網鐵律。
3. 亞馬遜的反折扣陰影
與國內相似,美國市場監管局曾指控亞馬遜通過反折扣措施維持高價,這與那些要求商家“獨家合作”的手段如出一轍。當平臺從服務者異化為規則制定者,商家和消費者的選擇權就會被系統性剝奪。
3
京東的“反惡龍”實驗,能否打破魔咒?
劉強東給京東外賣立下“凈利潤不超過5%”的紀律,雖然可能犧牲短期收益,但卻能贏得商家和用戶的長期信任,并直接讓美團近20%的該項指標相形見絀。
理想的商業生態,應是“商家有利可圖,騎手有尊嚴,消費者得實惠”的三贏局面。京東作為屠龍少年,最終避免淪為惡龍的破局關鍵在于:不依賴補貼燒錢,而是通過供應鏈效率提升、商家生態共建、騎手權益保障實現可持續發展。
正經社分析師認為,外賣行業的終極競爭,不是流量的零和博弈,而是價值創造能力的較量。對于消費者而言,我們期待的不是另一個壟斷者的誕生,而是一個更健康的行業生態。這需要監管的持續發力,也需要企業守住商業倫理的底線。如果“屠龍少年”最終蛻變為“惡龍”,消費者和整個行業都會受到傷害。
CEO·首席研究員|曹甲清·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百進·編務|安安·校對|然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