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們在GitHub開源代碼,在知乎開源思維鏈”,已成為了今年以來AI業界新潮流。而隨著DeepSeek憑借其開源生態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廣泛關注,開源也成為知乎熱議話題。在這一背景下,近期知乎舉辦的“擁抱開源的春天”線上圓桌活動,吸引了眾多AI一線從業者、算法專家、科技愛好者等參與,他們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了開源的意義和影響。
作為AI討論的第一陣地,知乎每個AI熱議話題都能吸引一線從業者的分享。英偉達的TensorRT-LLM模型于2023年10月正式上線全球最大開源社區平臺GitHub。知乎答主楊軍,目前在NVIDIA Compute Arch團隊從事AI軟硬協同設計工作,從2021年9月加入這個項目,分享了這個項目從發布至今逐步開源的過程
楊軍指出,盡管英偉達作為硬件公司,其運作模式并不完全適合完全開源,但公司仍在不斷結合行業需求趨勢調整自身策略。目前其開源后的成果顯著:過去一周內,這個項目已收到 68 個 PRs(Pull Requests),其中 7 個來自社區貢獻者。楊軍強調,“對于大模型推理這一快速迭代演化的領域,行業用戶的影響是巨大的”。
在過往的一段時間里,海內外廠商對是否開源的態度各不相同。然而,隨著 DeepSeek V3的開源并取得顯著成績,開源逐漸成為更多廠商的首選模式。
知乎答主、算法專家“傅聰Cong”從廠商的角度解讀了這一趨勢。他表示,當大廠規劃好一個V2.0版本的項目時,通常會先開源一個V0.1版本。開源愛好者們圍繞 V0.1版本進行創新,開發更多延伸功能或工具,從而提升大廠產品的整體性、完整性和想象空間。“傅聰Cong”指出,“選擇開源讓用戶參與其中,是一種高質量的開放式產品測試。這些共建者可以幫助大模型團隊看到更廣闊的可能性和方向”。
開源并非大廠的“獨角戲”。早在2016年,知乎用戶就曾發起“一個人能做出什么開源項目?”的提問,至今仍有源源不斷的答主分享自己的開源項目。
知乎答主“厚積薄發”利用Qt5開發了一款支持各種圖像格式和位深的圖像查看軟件,專為圖像處理工程師設計;知乎答主“滄海月明豬有淚”正在嘗試獨立開發一個倉儲系統;知乎答主、互聯網行業數字化專家蘇洋手工制作了一款硬件開源工具,并公開了制作全過程。他表示,“能夠折騰有趣的事情,并將過程和成果分享給更多人,讓大家一起參與,這種感覺很棒”。
不久之前,DeepSeek在知乎發表技術文章,月之暗面、階躍星辰等廠商的一線從業者也紛紛在知乎分享大模型研發歷程,使得知乎成為AI從業者最青睞的交流場所和思想碰撞的前沿陣地。在“擁抱開源的春天”線上圓桌上,開發者們各抒己見,勾勒出開源在AI行業的多維圖景,并指出開源是推動技術不斷變革的重要引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