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數字化時代,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各個領域,從智能家居到自動駕駛,從醫療診斷到金融分析,AI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然而,技術的雙刃劍特性也在某些領域引發了爭議。最近,兩位哥倫比亞大學的退學生憑借一款“AI作弊器”獲得了大筆融資,再次引發廣泛關注。
據 TechCrunch 報道,21 歲的 Chungin “Roy” Lee 和他的聯合創始人 Neel Shanmugam 創立的初創企業 Cluely 近期完成了 530 萬美元(約合 3867.4 萬元人民幣)的種子輪融資。投資方包括 Abstract Ventures 和 Susa Ventures。這家位于舊金山的公司開發的AI工具,聲稱可以幫助用戶在各種場景中“作弊”,包括考試、銷售電話和求職面試。
Cluely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Lee 在社交平臺 X 上發布則的一帖子。他和聯合創始人開發了一款名為 Interview Coder 的工具,用于幫助軟件工程師在面試中作弊。這款工具的核心是一種隱藏式瀏覽器窗口,能夠在不被面試官察覺的情況下為用戶提供幫助。正是這款工具導致兩人被哥倫比亞大學停學,最終退學。
盡管面臨校方的紀律處分,Lee 和 Shanmugam 依然堅持開發這款工具,并將其整合為 Cluely 的一部分。Lee 表示,這款 AI 工具在本月初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已突破 300 萬美元(約合 2189.1 萬元人民幣)。他甚至依靠這款工具成功獲得了亞馬遜的實習機會,盡管亞馬遜明確禁止面試者使用未經授權的工具。
分析認為,Cluely 的出現并非偶然,它反映了當前 AI 技術在某些領域的濫用和爭議。此前,一款名為的Chegg Study方案也飽受爭議。雖然 Chegg 主要提供學習資源和輔導服務,但其平臺上的一些內容可能會被學生用于考試作弊,導致該應用曾因被指控幫助學生作弊而面臨法律訴訟。
Cluely 的成功融資引發了關于 AI 技術倫理和濫用的深刻反思。一方面,AI 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技術的濫用可能會對公平競爭、學術誠信和社會信任造成嚴重破壞。
毫無疑問,從教育機構到企業,從政策制定者到技術開發者,各方都需要共同努力,制定明確的規則和監管機制,以確保 AI 技術的合理使用。同時,我們也需要加強對用戶的技術倫理教育,引導人們正確使用 AI 工具,避免陷入技術濫用的陷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