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北京地鐵5號線車廂。
奔波了一天的工人大哥,在車廂找到一個位置坐了下來。
因為身上有灰塵,他直挺挺地坐著,不敢碰著旁邊的人,也不敢挨后面的靠背。
誰能想到,都已經如此小心了,還是遭到了別人嫌棄。
鄰座60多歲男子對他進行多次辱罵:
“你穿這一身跟要飯似的!”
“弄一身灰在這擠!”
刺耳的話,在密閉車廂里回蕩。
工人大哥滿臉通紅,弱聲解釋:
“我怎么擠了?我連后背都沒靠。”
鄰座男子繼續辱罵,就在這時,有一女乘客挺身而出:
“那您別坐著了,我愿意跟他挨著!”
擲地有聲的一句話,引起車廂內所有人的注意。
鄰座男子對著女子怒噴:“有你什么事兒啊?”
女子憤慨地說:
“我就是看不慣你這么對他!”
“我愿意跟他挨著,我不嫌他!”
“你說話一點都不客氣,他們打工的怎么了?”
鄰座男子表情訕訕地讓座,嘴里還不干不凈的。
女子直接坐了過去,工人大哥對她表示感激。
“沒事沒事兒。”女子擺擺手說。
這一幕被路人拍下來發到網上,瞬間引爆熱搜。
不少網友支持仗義執言的女乘客,稱她為當代俠女。
更有不少網友對鄰座男子的行為表示憤怒:
“人家知道自己身上很臟,已經很謹慎跟你保持距離了,為什么還是換來一頓辱罵?”
“別人身上臟,不是你隨意辱罵的理由!”
在地鐵上遇到渾身臟兮兮又有味道的乘客,你感到不舒服是人之常情。
如果影響到了你,可以遠離,而不是用辱罵的方式,這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和素質。
鄰座男子的傲慢和優越感,藏著多少人的隱秘偏見?
他居高臨下的辱罵,本質是對體力勞動者的歧視。
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工裝、沾著粉塵的衣襟,本是勞動者最光榮的勛章,卻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被某些人視為 “低人一等” 的標簽。
他罵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所有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
值得一提的是,4月19日,北京公交警方發布通報:
違法行為人趙某峰(男,61歲),因座位問題,與鄰座兩位乘客產生糾紛,期間多次辱罵對方,擾亂乘車秩序。
目前,已依法對趙某峰作出行政拘留處罰。
簡直大快人心!
這讓我想到了前段時間的一件事。
1月8日,上海地鐵2號線。
一衣冠楚楚的男子,因聽到一女乘客大聲打電話,抱怨道:
“惡心死了,二號線不是農民工的二號線!”
“上海最有名的就是二號線,現在天天搞得跟老農民工的二號線似的!”
此話一出,成功惹怒了一位正直大哥。
大哥直接開噴:
“你不坐滾下去啊!”
“什么農民工的二號線?瑪德!”
衣冠楚楚男聽到自己被罵了,不甘示弱:
“你*****!”
隨后,兩人發生激烈的肢體接觸。
車廂內的其他人,也看不慣衣冠楚楚男,跟著加入戰斗。
真的不知道這個男子哪里來的優越感。
什么叫二號線不是農民的二號線,整個中國都是農民的中國!
往上數三代都是農民,現在還敢反過來瞧不起農民工,這副丑陋的嘴臉,真是讓人惡心至極!
還有去年,有網友在微博曬出上海大學說唱社團的Cypher歌詞“暗諷農民工”。
歌詞是這樣寫的:
“留給你們的只有豎起來的中指,看你們爭先恐后像農民工討要工資,以寶山為基點向東南方向發起攻勢!”
看到這段歌詞時,真的很憤怒。
農民工人討要自己的工資有錯嗎?農民工人招誰惹誰了?
好歹還是名牌大學的學生,居然作詞鄙視農民工,把農民工討要工資的辛酸事作為嘲諷對象,這書是讀到狗肚子里去了嗎?
有的人,有個北京戶口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了;
有的人,多讀幾年書就忘記了自己的來時路,不知自己姓甚名誰了。
很多人有點小成就,就變得喪失了同理心,不會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聽過一則寓言故事。
一位女士帶著兒子走進某著名企業樓下的花園,坐在長椅上休息。
不遠處,一位老人正在修剪花木。
女士隨手將一團紙巾扔到剛修剪過的灌木上,老人默默撿起丟進桶。
垃圾
然而,女士又接連扔了五六次,老人始終平靜地撿起。
她指著老人對兒子說:
“你要是不好好學習,以后就會像他一樣沒出息,只能做這種低賤的工作。”
老人放下剪刀,走過來說:
“女士,這里是公司內部花園,只有員工才能進入。”
女士傲慢地掏出工作證:
“我是這里的部門經理!”
老人打了個電話,人事主管匆匆趕來,恭敬地站在他面前。
老人說:“我提議免去她的職務。”
主管立刻點頭:“是,馬上處理。”
原來,這位“園丁”正是公司總裁。
女士無力地癱坐在椅子上,終于明白——
真正的卑微,從來不在職業,而在人心;
真正有涵養的人,從來不會把優越感寫在臉上。
你扔出的傲慢,終將以另一種方式回到自己身上。
其實優越感這東西,就像內褲,人人都有,但不能到處秀給別人看。如果非要到處炫耀,最后的結果就是:
不僅會惡心別人,還會出盡洋相。
當我們站在道德制高點審判他人時,不妨想想:
“那個被我們輕視的工人大叔,或許正用微薄薪水供養著大學生;
那個被呼來喝去的服務員,可能剛在醫院照顧完生病的母親。”
正如《了不起的蓋茨比》開篇所言:
“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真正的素質,是能夠看見他人的不易,是悲憫天人的心腸,是由己及人的同理心。
文明社會的溫度,也不在于金碧輝煌的寫字樓有多高,而在于普通人互相尊重的姿態有多低。
與其在公共場合表演廉價的優越感,不如學會像那位挺身而出的女乘客般,用善意化解戾氣。
如果你做不到,不動聲色地離開也是一種修養。
畢竟,當我們脫下職業的外衣,褪去財富的光環,我們每個人都是討生活的普通人。
很喜歡的一句詩: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生。”
哪怕見過了天地廣闊,仍能對生命懷有悲憫之心。
真正的教養和優越,不在于衣著光鮮的優越感,而在于對每個生命的平等尊重。
點亮“贊”,人生在世,修一顆善良的心,養一張有情的嘴,口中有德,目中有人,或許才是這個世界最美好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