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天的發布會,鴻蒙智行解決了兩個現實難題。
4月16日-4月17日,上海車展前的汽車圈熱鬧非凡,多達兩位數的車企發布會在這兩天扎堆舉辦,但流量的C位是屬于華為和鴻蒙智行的,而鴻蒙智行也不負期待,不僅帶來了爆款車型問界M8,更帶來了第五界——尚界。
一臺全新車型和一個全新品牌,解決了鴻蒙智行當前的兩個現實難題:前者確保了問界的持續熱銷,后者為華為賦能難以“平價”提供了答案,而后一個問題的解決意味著華為智能出行生態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問界M8提前終結“9系”之爭?
在問界M8到來之前,2024年風光無限的問界品牌,在2025年一季度并沒能繼續高歌猛進,即便這背后有春節因素、一季度銷售淡季因素,以及車型迭代更新導致消費者觀望等一系列外部因素,但多少還是引發了外界擔憂。
好在,問界M8的出場即爆火迅速打消了外界的疑慮。4月16日,新車正式上市,售價35.98萬-44.98萬元,盡管正式售價并沒有預售價下探太多,可問界M8依然在上市后4天就拿下了超過5萬臺的大定。
毫無懸念,這將是又一臺創造銷量奇跡的問界車型,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發布會上所說的“問界M9創造了50萬元以上車型的銷量奇跡,問界M8要創造40萬元以上車型的銷量奇跡”,幾乎以最快的速度成為了現實。
問界M8成功的核心原因依然在于華為強大的品牌勢能和領先的智能科技,鴻蒙座艙和乾崑智駕已經得到了市場的充分驗證,而新車仍在以其他品牌難以企及的速度落地華為最新的相關技術,比如ADS 3.3,華為的技術勢能持續釋放。
問界M8的成功,不僅為問界品牌帶來了新的增量,也實現了鴻蒙智行在30-50萬的高端中/大型家用SUV市場的“圈地”,就算問界M8會跟問界M9產生一些重疊,但問界3款車矩陣成型后產生的合力遠比內部的分流要大得多。
同時,這一矩陣的成型,也讓今年的“9系”大型SUV之爭,少了很多懸念。2025年各大車企幾乎都有大型混動SUV入市的計劃,關注度比較高的包括騰勢N9、領克900、極氪9X、深藍S09等,守擂的則是理想L9和問界M9。
目前,理想L9的2025款車型還沒入市,品牌今年的重心似乎更多會放在純電車型上,而問界的反應則快速且給力,2025款問界M9和問界M8在攻擂選手們還在摩拳擦掌的時候,就已經打出了連招,并鞏固領先優勢。
這對后續相關車型會帶來很大的壓力,如果后續攻擂者拿不出什么絕招來,恐怕問界M8就基本等于提前終結2025年所謂的“9系”SUV之爭了。
此外,為問界組成了高端家用SUV矩陣后,鴻蒙智行也通過享界S9增程版為享界突圍行政級轎車市場又添了一把力,相比純電版享界S9,起售價拉到30.98萬元,標配4激光雷達、華為雪鸮智能增程系統、HUWEI ADS 3.3等技術的增程版看起來能打多了。
尚界闖關15-25萬智能車市場
如果說問界、享界、尊界的任務是確保鴻蒙智行持續向上的話,那么智界和尚界的任務則是努力為鴻蒙智行拓寬邊界。
以當前智界品牌的成績看,其在25-35萬售價區間市場算是成功了一半,即智界R7在SUV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智界S7在轎車市場的表現卻未達預期,這其中有多重原因,包括增程車型的增速遠高于純電,對中國品牌而言SUV依然比轎車好賣,價位越往下競爭越激烈等。
其中,華為全套智能化技術成本偏高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價位越高的車型,越有能力去支撐華為技術的高溢價,所以問界、享界、尊界搭載了華為最頂尖最貴的技術,依然能定出個具備競爭力的價格,但20多萬的智界就開始顯出定價困難了。
這就是為什么在智界品牌之夜上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會“抱怨”,現在的定價智界虧本的原因,這也是為什么鴻蒙智行之前的“四界”都主攻高端市場的原因。
因此,尚界的到來意義格外重大,新品牌已經確定要瞄準15-25萬級中端市場,這一細分領域可以說是當前中國品牌新能源車競爭最為激烈的細分市場,華為的全套智能化技術如果能在這一細分市場落地,當然具備降維打擊的意義,可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如何落地。
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在發布會上給出了答案:上汽集團70年的汽車工業積累、近1億用戶基礎、100萬海外銷量。換言之就是規模化、完善產業鏈,以及海外市場的利潤支持。
說得再直白一點,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車企,上汽本身就具備更強的成本控制能力,其自身智能制造能力以及智能制造體系也非常強大,能夠迅速達到符合尚界需求的生產狀態,而可觀的海外銷量也能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利潤,即使尚界初期要賠錢賣,上汽也賠得起。
尚界后期到底會有怎樣的表現,現在還無法預判,但上汽高層多次強調的“只有上汽才能讓尚界做好15-25萬元市場”,確實有一定道理,汽車產業本質上就是一個規模化產業,誰擁有更大的規模化,誰就擁有更低的成本。
對于鴻蒙智行和華為來說,某種意義上聚焦高端市場也是無奈之舉,而如果尚界真能一炮打響,將為鴻蒙智行帶來遠超其他“四界”的規模化效益,屆時華為全套智能技術的成本也就能極大下降,真正實現“科技平權”。
華為能否成為中國智能汽車時代的“底座”,或許就看尚界的表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