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記者從陜西省審計廳獲悉:陜西現存古樹名木72.7萬余株,全國僅有的5株樹齡5000年以上的古樹均在陜西境內,分別為“黃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倉頡手植柏”“洛南古柏”。陜西省審計部門秉持“聚焦重點、深入研究、發現問題、促進整改”的工作思路,全方位推動陜西省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保護工作明確,要助力職能部門制定《陜西省古樹名木養護技術標準》等,相關縣(市、區)政府已及時將古樹名木保護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有效保障建設控制地帶,及時將古樹名木保護所需的資源普查、日常養護、保護復壯等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明確經費金額和用途;要進一步持續強化5株樹齡5000年以上古樹的科學保護措施,加快安裝消防栓、防雷設施、攝像頭和樹體支撐、蟲情智能監測等設施設備,全面提升古樹防火、防雷、防風、防病蟲害和防破壞能力,健全完善省、市、縣三級古樹名木保護專家庫,積極實施古樹名木保護專家會商會診制度,有力推進全省古樹名木補充調查;要在有效確保生長安全的前提下,不斷鞏固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成效,加強古樹名木保護與生態旅游、鄉村振興等方面融合,打造生態網紅景點,圍繞科學保護、文化傳承、合理利用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方法、可行路徑和典型模式,有力推動古樹名木的活化利用和價值轉化。(記者 田若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